2006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1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9 20:55: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290字。
初三语文月考题   曹其璋
一、积累(6分)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
2、学习《公输》一文,我们认识了可敬的墨子。他为阻止侵略战争而不辞辛苦,是因为深知战争带来的灾难。请写出表现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痛苦的诗句:                ,                 。
3、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志士仁人报国之心的句子,请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多写一组加2分):
       (作者)的《         》:                ,                     。    
      (作者)的《         》:                 ,                   。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一)鱼我所欲也

《孟 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  释加线的词义(2分)
苟得      使      不屑        得
5、  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  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论证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你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义”?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请列举一个事例,加以简要阐述。(2分)

7、《孟子》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出自《孟子》的名言(不得从本文选取)。(1分。如果所写名言是教材以外的,写对加1分)
8、   


(二)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①”虽不能至,然心乡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③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④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世家赞《史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