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言文字运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27 19:13: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970字。

  语言文字运用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_______________,这是摆在每个诗人面前的重要课题。写诗必须从旧的思维中择出来,从传统的创作手法和题材中择出来,创造、创新,推陈出新,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的伟大作品;否则,(    ),将被时代淘汰。
  诗歌创新,认识要拔高:诗歌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要站在延续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的高度,站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来理解诗歌的创新实践。①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古老民族,②使统文化博大精深。③外来文化对中国非常包容,兼收并蓄,不断求新求变。正是求变求新,才出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出现灿烂的汉唐文化,出现各个朝代相应的特色文化;正是求变求新,才构成了中华文脉的绵延不绝,让中华文化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_______________、推陈出新。
  诗歌创新,生活要深挖;要深入生活,扎根民众,要从民众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中去鞭苔假恶丑、颂杨真善美;④同时,感受时代的磅礴力量,提倡国家和民族精神。当下,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这就需要我们创作出符合当代精神的“新诗经”。要创作出“新诗经”,一是必须在传统上再深入发力。坚定文化自信,诗歌才有出路。二是要敢于“喜新厌旧”,扬弃传统。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带来很多新行业新领域,更需要诗人呈现诗歌。三是诗人要洞察未来。事实上,很多诗人都是预言家,引领人类的文明方向。
  17.将下列熟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盼星星,盼月亮 B.穿新鞋,走老路
  C.东家长,西家短 D.拆东墙,补西墙
  18.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进行修改,并使修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的衔接流畅自然。(4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4分)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明珠”在该句中用了比喻手法,是喻体。
  B.“血脉”中的“血”的读音应为“xuě”。
  C.“鞭苔”应写作“鞭笞”,在该句中作谓语。
  D.“喜新厌旧”一词在该句中属于贬词褒用。
  21,请根据文中“农村城镇化”一词,描绘一幅新农村画面。要求描写具体,语言流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6分)
  四川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不只是永乐宫。在数字“藏经洞”,感受穿越时空的敦煌文化;在“全景故宫”,“云游”紫禁城万千宫阙……一个个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案例,为我们感受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
  数字化技术,让文化遗产A___________。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手段实现数字化采集,可以减少对文物本体的接触频次、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