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3-2024学年度12月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26 22:24:5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800字。

  湖北省十堰市六县市区一中教联体2023-2024 学年度12 月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3年 12月26 日上午09: 00—11: 30   试卷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①游侠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民间,兴于先秦两汉。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中说:  “今游侠,其行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 已诺必诚, 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游侠形象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始于汉魏乐府。郭茂倩《乐府诗集》卷66在《结客少年行》的题解中说:  “《后汉书》曰: ‘祭遵尝为部吏所侵,结客杀人。’曹植《结客篇》:‘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邙。’《乐府题解》曰: ‘《结客少年场行》,言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也。’……按结客少年场行,言少年时结任侠之客。为游乐之场,终而无成。故作此曲也。 ” 自汉魏至隋,以游侠为题材的诗歌, 虽有所出现,但数量有限, 未成规模。到唐初,经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等人的推进,大有发展,至盛唐蔚然成风。据《开元天宝遗事》载:  “长安侠少,每至春时结党联朋,各置矮马,饰以蒋金络,并绕以花树下往来, 使仆人执酒而随之,遇好囿则驻马而饮。”王维的《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的诗句,是这一状况的最好明证。
  ②游侠诗在盛唐达到高峰有其特定的原因,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政府制度上的鼓励以及建功立业的社会氛围是游侠诗产生的前提和文化背景。游侠的形象从表面上看似乎带有道家的“独往高蹈”  “狂放不羁”的出世风格, 实质上,这种道家风格的背后是儒家积极入世、建立功业的渴望。可谓信誓旦旦,铮铮铁骨。  “麒麟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王维《燕支行》),未至战场即已想象功业在怀。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燕歌行》)的高适,性格落拓,不拘小节,他以“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燕歌行》 )的气概,  “万里不惜死”, 以便“一朝得成功”  ( 《塞下曲》)。杜甫称之为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  (《送高三十五书记》)。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一往无前,豪迈英勇,盛唐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和刚强劲健的精神内核彰显无遗!这与初唐的哀怨牢骚、中唐的迷茫彷徨以及晚唐的低沉凄迷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我们认识盛唐诗人文化人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盛唐气象下游侠精神的生动体现。
  ③在追求建功立业的同时,盛唐游侠诗中所表现的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热烈追求则是盛唐气象的诗人人格的另一个方面。如岑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王昌龄“结交期一剑,留意赠千金”  (《少年行》) ,很是放荡不羁。就连人们一向认为,寒酸穷儒模样的杜甫,也是“放荡齐赵间,袭马颇清狂”  (《壮游》 ), 并且还有“白刃雠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遣怀》)的铮铮豪言。狂放不羁,气势磅礴,风格浑厚,所以后人评价盛唐诗歌总是说“盛唐气象”。
  ④要之,游侠诗所彰显的盛唐诗人的昂扬奋发的精神斗志,刚强劲键的精神内核、狂放不羁的`个性以及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热烈追求的文化人格是盛唐气象的反映和张扬,是盛唐文化特有的文学现象。
  —杨金锋《盛唐游侠诗的文化解读—兼谈对盛唐气象的再认识》 (有删改)
  材料二:
  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一篇《游侠列传》,而班固的《汉书》作为一部初衷是续写《史记》的史著,也继承了这一内容以一个儒者的眼光用生花的妙笔为后人生动真实地记录了西汉一朝的社会边缘群体——游侠。相对于极力为游侠找合法地位的《史记》,  《汉书》在开头却更多地阐述了游侠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和其自战国至西汉的发展演变概况。在班固看来,在春秋以前,即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游侠产生于民间, 兴起于先秦两汉,它虽然是社会中的一个边缘群体,但众多古籍都对它有所提及,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
  B. 以游侠为题材的诗歌,汉魏时就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规模未成。到唐初因为众多诗人的推进和政治经济等原因而蔚然成风。
  C. 游侠形象从表面上看带有道家的出世风格,而实际上,儒家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的入世思想,才是他们真正的思想内核。
  D. 游侠诗要么表现建功立业的精神斗志,要么表现狂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独立人格、 自由的追求,成为盛唐文化特有的文学现象。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郭茂倩引《后汉书》对游侠形象作阐释时,强调了游侠有结党报怨、年少狂放、轻生重义、慷慨以立功名等特点。
  B.  《开元天宝遗事》以及王维的《少年行》都同时提到了游侠饮酒的事,可见,无酒不侠已成为盛唐时尚。
  C. 后人评价盛唐诗歌总是说“盛唐气象”,是因为王维、高适、杜甫、岑参等狂放、磅礴、浑厚的诗风所致。
  D. 班固能在褒贬游侠的过程中找到平衡,采用中性词去描写他们的事迹,儒家“中庸”思想对他的客观叙写应该是有影响的。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材料一思路清晰,从游侠到游侠形象,再到游侠诗,最后讲游侠精神,体现出作者对游侠文化的深刻认识。
  B. .材料一中的大量引用,证明了游侠文化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更是盛唐气象中的一枝独秀。
  C. 材料一第二段先分析游侠诗在盛唐达到高峰的原因,再对比盛唐与初、中、晚唐诗人的精神斗志和内核,论证有力。
  D. 材料二在阐释班固对游侠的态度时既看到了他对游侠贬抑的一面,也看到了他对游侠赞赏的一面,客观而又辩证。
  4.  《易经》云: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游侠正体现了这一君子人格,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分)
  5.材料一立足哪些方面对盛唐游侠诗作了文化解读?请结合材料概括阐释。  (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潮声
  陆颖墨
  三十晚上的月亮升起时,大潮已经退下了。几个不值班的兵赶海回来,给厨房送了一大堆石板鱼、海螺什么的,还有一条不小的章鱼。会餐餐桌上的香味是可想而知的了,开饭前,岛上的最高长官、守备班班长不得人心地在饭堂门口点名,让飘逸的鱼香引得士兵的喉结上下滑动。
  班长说了一大堆元旦过节的注意事项后,强调一点:老规矩,十点钟在机房门口集合,收听北京来的慰问电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