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同步练习7
- 资源简介:
约7290字。
3.2《蜀相》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小阅读-课内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男子却变化无常,我的痛苦没有尽头”。
B.《离骚》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C.《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D.《蜀相》中“何处寻”的“寻”字,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无限追慕的心情。心思其人,才要寻其庙。
二、混合默写
2.按要求填空。
(1)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2)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3)《蜀相》中诗人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之不同,中西民族在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反映到民族的艺术性格上也有许多不同。这种不同在各种艺术中都有表现,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中国建筑艺术也散发着中华大地特有的泥土芳香,显示了与西方不同的风貌性格。
西方的建筑重在坦率地呈现人心中的激情,把内心的狂热、幻想和茫然,都化成为实在的视觉形象:超人的巨大尺度、强烈的空间对比、神秘的光影变幻、出人意表的体形、飞扬跋扈的动势、骚动不安的气氛。这些在埃及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把中国建筑群比成一幅画,群中的建筑单体就是画中的线,群外围绕的城墙或院墙则是画框。
B.中西方文献资料认为,最初的住宅建筑都是先民们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而建造的“巢居”和“穴居”。
C.中西方传统居住建筑,在整体布局、室内空间连接方式以及空间组织关系上,多存在不同之处。
D.以庭院为中心周围布置房屋的院落式布局,是中国传统居住建筑典型而又独有的空间结构形式。
4.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西民族的哲学观念不同,决定了中西建筑艺术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性格。
B.中国传统建筑的含蓄美,既表现在建筑群体之中,也表现在建筑单体中。
C.如果太和殿没有紫禁城庄严氛围的烘托,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建筑的价值。
D.中国建筑不强调在自然面前过分突出自己,因此也在自然面前失去自己。
5.下列选项中,最不符合材料一所提中国“艺术性格”的一项是( )
A.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王实甫《长亭送别》:“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6.以下是《红楼梦》第十七回关于薛宝钗住的“衡芜苑”的描写,请根据材料一分析其所体现的中国建筑特征。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营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韩魏公①以元勋旧德,夷夏具瞻。熙宁初,公在成奏,平凉经略使黎挺建议,欲城白塔,公许之,及本路兵马夫丁既兴,而虏骑亦至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