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目的和前提》课时规范练3
- 资源简介:
约8380字。
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课时规范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课文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对党八股》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为党八股画像,态度鲜明,语言诙谐幽默。
B.《拿来主义》一文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道理,是本文写作上突出的特点。比如将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比作“鸦片”,告诫国民应销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C.《师说》作者从古学师道中提出观点,接着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再以孔圣崇道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圣人”无常师。
D.《读书:目的和前提》主要论述了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二、填空题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qiāng hài 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②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sǒng yǒng 下“豁哪唧”地歌唱。(铁凝《哦,香雪》)
③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xià xì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
3.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①培出wèi jiè 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闻一多《红烛》)
②尼采就zì xǔ 过他是太阳。(鲁迅《拿来主义》)
③没有心的教养,是qiāng hài 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读书:目的和前提》,回答问题。
4.黑塞在文章开头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又认为“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5.作者写道: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
6.你怎样理解“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这句话?
7.最后一句“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有什么样的深刻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教养”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是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我们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