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同步练习26
- 资源简介:
约7930字。
9.《说“木叶”》同步练习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
(2)《<论语>十二章》中,“ , ”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
(3)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到的“落木”这一意象体现了语言的精妙和诗人大胆的创造性,在我国古诗词中也曾出现过“落木”,如“ , ”。
二、选择题
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情表》中第三段首先列出晋武帝的施政纲领“圣朝以孝治天下”,为孝敬祖母找到理论依据,也为自己不立即奉诏赴职做了开脱。
B.《咬文嚼字》中,与韩愈的观点不同,朱光潜在分析“推敲”的故事时,认为“僧推月下门”比“僧敲月下门”更符合当时的意境。
C.《说“木叶”》中林庚认为,“树”是具有繁密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古代诗歌中很少出现“树叶”。
D.梁思成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指出,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都有定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时常说到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是我们对生养自己的故土刻骨铭心的爱恋,是我们对精神家园的寻觅和守望。
B.企业的发展需要通才,所谓通才不是指万金油或万应锭式的人,而是指在技术研发、成本核算、外交沟通等方面都能挑大梁的人才。
C.有时书中人物的命运,引起我的深思和联想,我常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D.说“木叶”而不说“树叶”,绝不是古人标新立异,因为“木叶”作为意象而言,蕴含着更多的意味,包含着更多的情感,也更能体现其艺术特征。
4.下列选项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木叶”相较于“叶”在颜色上暗示着微黄,在触觉上暗示着干燥,联想意义更加丰富,因此更加形象生动。
B.《说“木叶”》由现象入本质,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展开,探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加以阐发。
C.朱光潜对韩愈“推敲”的意见提出不同见解,正表现了咬文嚼字所必须具备的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D.《咬文嚼字》以漫谈的方式,举例子、做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咬文嚼字的好习惯对提高语言修养的重要性。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