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2/5 7:51: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430字。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1.(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以“己”为中心、象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长长也,男女有别,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孔子的自我主义具有相对性和伸缩性,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臂
  孔子的道德系统里绝不肯离开差序格局的中心,“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左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从己向外推以构成的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绳子被一种道德要素维持着。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结构是以“己”作中心的具有差序特性的社会关系网络。
  B.儒家主张“不失人伦”,有助于维持差序层次的社会结构的稳定。
  C.孔子“善推”,表现在有差序的道德系统的有效建构。
  D.“自我主义”体现出乡土社会中自私自利的价值观念。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是作为社会关系网络中心的“我”要克己、修身。
  B.沿着亲属关系从己向外推,最基本的道德要素是孝悌。
  C.沿着朋友关系从己向外推,最基本的道德要素是忠信。
  D.道德体系的最高境界是“爱无差等”。
  (3)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团体格局中,团体里的成员是平等关系。
  B.差序格局里,社会结构里的成员是差等关系。
  C.团体格局中,不存在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
  D.差序格局里,所有的价值标准体现在具体的人伦。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社会关系存有差序,首先应着眼于同心圆的中心和内圈。
  B.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因为善推,孔子主张牺牲自己以成全他人。
  C.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道德体系的出发点,建立在做好推己及人的己。
  D.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仁是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
  (5)本文认为,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考究,有重视和力求完美的意思。请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说说儒家对人伦的“考究”体现为哪些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分。(一)
  2.(11分)阅读荀子《劝学》(节选),完成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