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250字。
云南省楚雄州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教育学业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凭借着科幻场景的震撼力、科幻想象的创造力、科幻人文的认知力,《流浪地球2》完成了中国式情感、中国式精神的多重表达,创造了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野中,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始终坚持以中国情感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流浪地球》科幻想象,是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国价值融汇世界话语的创新视角。在《流浪地球2》中,“中国视角”的叙事核心得到进一步强化,并以此锚定了中国式科幻叙事价值立场。置于未来世界中央的中国,在不可预知的生存危机面前,为拯救世界提供了独树一帜的中国方案,展示了承载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中国智慧。同时,释放出以“家”“亲情”为标识的中国式情感。当妻儿抽签无果无法进入地下城避险时,刘培强选择了再次面试航天领航员为家人获取名额;为了给予已经去世女儿完整的生命,图恒宇不惜以身试险,将女儿的数字生命储存卡接入超级电脑。一个甘愿牺牲,一个敢于冒险,爱情与亲情迸发出中国式情感的光辉,呈现出中国式情感中真实质朴的底色。
《流浪地球2》以中国精神升格中国科幻文化。如果说“中国叙事”与“中国情感”是在科幻类型的故事层面建构中表达,那么《流浪地球2》更深层次的主题与思考,则是在营造十足科幻视听魅力的同时,将中国价值更具哲理思辨性地呈现出来。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孕育了“协和万邦”的和平发展愿景,催生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智慧,成就了“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包容性治理理念。影片将这些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哲学与人文思想,注入科学精神、科幻想象,通过片中人物的关键抉择予以表达。
面对末日危机,身处看似不可逆转的困境,人类如何选择?在一系列基于科学认知的拯救地球群体行为中,影片凸显了“责任”二字的千钧之力。责任之下,有人物个体带有生命呐喊的情感选择、价值选择、文化选择;责任之上,更有中国代表坚守的解决方案——“团结”与“坚持”,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应对月球危机。
当世界各国航天员共同为拯救地球去完成一场无法返回的引爆时,“不放弃、不抛弃”所蕴含的中国精神力量,超越了国界与种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中得到有力弘扬。
探索宏观宇宙、思考人类未来的科幻电影,是具有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的电影类型。《流浪地球》系列作品的出现,改变了数十年来世界科幻电影赛道“好莱坞式”的垄断格局。“中国式科幻”的叙事表达与文化创造,创新了全球科幻电影的话语体系,丰富了世界科幻电影的叙事类型。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原创IP,《流浪地球2》坚守中华文明立场,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力量,作为中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与世界对话的文化支撑和价值引领,为中国电影探索了与世界电影并行且交相融汇的发展路径,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摘编自杨乘虎《探索宏观宇宙思考人类未来》)
材料二:
科幻作家刘慈欣反复强调这样一个观点——中国有世界上最强的未来感,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是中国电影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未来感,如何从中国本土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未来感。
科幻文学、科幻电影在今天起到的作用,跟18~19世纪现实主义浪潮下的旅行文学的功能是相近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种新鲜感和震惊感。但是到了今天,地球上已经没有什么能给人们带来震惊的体验了。现在能起到这个作用的只有科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浪地球2》创造了中国式科幻叙事新话语,为中国电影探索了与世界电影并行且交相融汇的发展路径,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B.《流浪地球》系列电影将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有机结合,创造了中国价值融汇世界话语的崭新视角,展示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中国智慧。
C.刘慈欣认为,中国有世界上最强的未来感,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中国电影在表达自己的未来感这方面是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
D.二十大为中国科幻电影自身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创造出更多打动人心的电影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浪地球》系列电影以中国情感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在生存危机面前,释放出“家”和“亲情”的中国式情感表达符号。
B.好莱坞科幻电影具有全球性影响,曾一度形成了垄断格局,《流浪地球2》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引领了世界科幻电影的叙事话语。
C.如何面对未来,《流浪地球2》有更深层次的主题与思考,以愚公移山、舍生取义作为价值内核升格了中国科幻文化。
D.任何文艺创作都不能脱离当下国家的历史传统、人文底蕴、社会条件等。对我们而言,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持续创造出打动人心的电影作品。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头点明了《流浪地球2》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了其成功的具体体现。
B.材料一从“创新中国科幻叙事”“升格中国科幻文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点论述。
C.材料一引用了电影中刘培强、图恒宇的相关情节,来解释什么是中国式科幻叙事。
D.材料一最后一段重点论述了《流浪地球2》对我国乃至世界科幻电影产生的影响。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美国科幻电影走向世界的主要路径有哪些。(4分)
5.请结合材料,探讨为什么要大力推动我国科幻电影事业的发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广陵散(节选)陈翔鹤
在魏朝最后一个皇帝——少帝曹奂——的景元二年(公元261年)的某一个初冬早晨,当时被称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注]同他十三岁的女儿阿凤、八岁的儿子阿绍和婢女阿勤,正在他住宅外院里打铁。这个小小的铁工场,就设在那棵枝条茂密、绿荫几乎遮遍着半个院子的巨大的柳树下面。铁砧墩的旁边不远就是一口深井。井旁边有个石水缸,正好作为打铁时“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