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翻过那座山》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8/4 8:26: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660字。
只要翻过那座山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解读课文,理解主旨
2.  训练朗读。
教学步骤
1.  听录音,感受文情文旨(如果没有录音,老师范读)
2.  学朗读,设计朗读方案。
㈠ 教师点拨朗读技巧
    首先看课本P27,讲到了几项朗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补充:关于朗读技巧
△     处理朗读的轻重
朗诵时,每个字词总是因作者表达目的不同而应作有轻有重的处理。我们把词或句中某些成分重读的现象叫重音。重音有引起注意、突出重点、启发思索的作用。
⑴     词的轻重
词在读音力度上看,可分为“重”、“中”、“轻”三种。如“重轻”格式者有“本事”、“生日”、“价钱”、“桃子”等;“中重”格式者有“洪亮”、“清静”、“才华”、“幽默”等;“中轻重”格式者有“千里马”、“群英会”、“人民币”、“展览馆”等。
⑵  句子的轻重
句子的重音一般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类;有时对某个成分来讲,二者是同步的。
①     语法重音,指不表示特殊意义时,根据句法结构特点而产生的重读现象。一般指句中的谓语、定语、状语、补语或句子中的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如“原来是黄色和蓝色调出的绿”(《绿咏》,谓语重说)
这一部分的重读,同学们暂时还很难理解,我们在以后的深入学习中,会再次提到,加深理解。我们今天主要是要告诉大家什么是逻辑重音。
②     逻辑重音,指为了强调某种特殊的语义或抒发某种特别的感情而重说的现象。逻辑重音类型很多,要因文因境因情而定。
常见的现象有:
“夏太直露/冬又不那么温柔”(《咏春》,对比重音)
“青春从哪里来?/青春从你的眼波中来,/青春从你的梦境中来。”(《青春世界》,呼应性重音)
“秋有丰收,但文人不喜欢丰收……”(《秋思》,转折重音)
还有像排比递进形成的逻辑重音,“是……,是……,是……,更是……”,摹状重音(发出“沙沙”的声音),比喻重音(就是强调喻体的重音)等,类型反复,不一而足。这就要靠同学们平时多加练习,认真体会作者要在文章中表现的思想情感。
⑶ 重音的表现方法
   有些同学会想,重音找到后,该怎么读呢?是不是只要是重音,就使劲用力重读呢?其实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