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4010字。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3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材料一:家文化是一种植根于世代传承的家庭家族文化土壤、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基本构成包括家训(家教)、家风、家礼、家德、家学和家史文化等,钱氏世家文化也是这些家文化元素的统一体。
据检索,钱氏世家各个支脉的家谱中,多有家训族规,其中三篇家训是其典型代表。一是该家族姑祖吴越王钱镠的《武肃王八训》(以下简称《八训》),这是该家族最早的家训。家训总结了当时不少大族家教家风不良致使破家亡家的教训,告诫子孙睦亲齐家,仁和处世,尊祖敬宗,恪守家风。二是《武肃王遗训》(以下简称《遗训》),该家训是钱镠临终前对子孙的嘱托。钱镠在介绍自己从军理政50余年经历后,告诫子孙体国恤民,“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毋得罪于群臣百姓”。《遗训》将维护国家统一、使百姓免受干戈之苦的谆谆嘱托、民为邦本的意识和浓浓的家国情怀融入家训之中。三是广德钱氏前清举人钱文选辑录的《钱氏家训》。在继承家训的基础上,总结钱氏各族家庭教育实践经验,采辑历代先贤治家教子处世的格言警语修订而成,保留了《八训》和《遗训》的基本教化理念,是留给钱氏家族子孙的重要精神遗产,成为钱氏后人的人生行为指南。
从钱武肃王的家训中,可见其家德文化优良。《八训》列举了江西钟氏养子不训、亡败其家,河中王氏、幽州刘氏兄弟自相鱼肉、构讼破家、子孙皆绝等家族的沉痛教训,告诫子孙“兄弟如手足”“兄弟相同上下和睦”。钱文选辑《钱氏家训》之“家庭”篇更强调“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该家族《埃山钱氏宗谱》中“治家”条也有云,“处家之道,当恩义兼至”“兄弟乃一体所分,全要休戚相关”等等。这种家德文化对子孙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作用。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世代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风气、风尚、风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良好家风一旦形成,就能使家人耳濡目染,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约束和激励子弟在家庭生活中继承父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钱氏世家尤其重视家风培育,武肃王《八训》和《遗训》中都强调,“绍续家风、宣明礼教,子孙若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破吾家门”,“坏我家风,须当鸣鼓而攻”。
我国的家文化特别注重积累、传承,家学渊源使得子弟较早接受文化的开蒙教育,精湛的器物文化、艺术创作技能依靠家庭的代代相传,学术研究及其思想理论成果在家族后代子孙的传承中发扬光大。班彪与儿子班固、女儿班昭都是史学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都是书法大家,苏洵与苏轼、苏辙父子都是文学大家。钱氏世家亦然,其家学传承的成功是家族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今天的中国,家庭虽然小型化了,但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依然是人们的生活场所和社会基本单位,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情感归宿。唐朝名相张九龄云:“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全面梳理、汲取钱氏世家文化的积极成分,有利于促进家庭建设和家风培育。
(摘自陈延斌《吴越钱氏世家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材料二: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犹如无处不在的空气,弥漫在家庭的每个角落;犹如绵绵细雨,滋润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和家庭
1.下列对吴越钱氏人才辈出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越钱氏将民本意识和家国情怀融入家训,形成优良的家德文化,进而影响代代后人。
B.吴越钱氏注重家风的培育,以优良家风来约束、激励子弟继承父祖的优良品德和传统。
C.吴越钱氏特别注重家学传承,优良深厚的家学渊源使得子弟较早接受文化的开蒙教育。
D.始祖吴越王钱缪通过三篇家训总结了各大族的家教经验,并以此作为子孙行为的指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为说明“家风”,材料一运用下定义的方法,材料二运用比喻的方法。
B.同为论证“家风”之重要性,材料一以引证为主,材料二以正反对比为主。
C.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家风”,都认为优良的家风于家于国都有重要作用。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关注到了“好家风”既要“积善”,又要谨防“积不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费孝通《乡土中国》论述家庭:“‘家庭’这个社群是暂时性的。”
B.曹雪芹《红楼梦》:“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C.曾国藩留下十六字家训:“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D.巴金《家》:“家隔开夜的恐惧,没有隔开夜。家隔开雨的寒冷,没有隔开雨。”
4.《礼记•大学之道》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请结合材料一对这句话的涵义加以分析。(4分)
5.作为家庭中的晚辈,你可以为建设良好家风做些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独眼桶匠
陈国炯
大凡身有某种缺陷的人特别爱吃苦,肯钻研。独眼桶匠箍的桶不管是水桶马桶还是蒸桶蜂桶,泡在水里三天三夜不会崩掉,在烈日下晒上三天也不会有裂缝,漏水之事就更不用担心了。因此他的名气很大,新昌人(也有很多邻近县的入)都爱找独眼桶匠为自家箍桶,那些大户人家就更不惜重金雇请独眼桶匠。
那年,谷三钻从绍兴学成酿酒技术,回到家乡新昌开设酒坊。开酒坊要有蒸桶,谷三钻就想到了独眼桶匠。
独眼桶匠到谷家后,就顾自摆开长推刨,找来几根杉木,用竹尺量好长度,用锯把杉木截成一段段,又用那把小巧的斧头劈开杉木,木匠用的板是用锯解开的,而桶匠用的板是用斧头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