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13940字。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以必修上第七单元为例
第一部分 单元解读
【学习任务群】
本单元属于必修课程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 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如下所示: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 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自然情怀”,围绕这一主题选编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3篇现当代散文和苏轼的《赤壁赋》、姚鼐的《登泰山记》2篇古代散文,共5篇课文。这5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在自然风光中产生的感受:有对故都“秋味”的吟唱,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有北京地坛牵出的人生故事;有夜游赤壁的吊古伤今,登临东岳的畅想。在对大地山川、风物美景的描写中徜祥,既可以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
第二部分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目标】
目标分类 目标解读
单元指导精神 学习本单元的写景抒情散文,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位,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
2、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
3、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将其应用于写作实践
【单元教学重难点】
单元教学重点:学会欣赏、理解写景抒情散文,掌握景物描写、情景交融的特征和作用
单元中学难点:利用景触动情、景承载情、景反衬情等手法进行写作
【课时安排】
环节一:把握第七单元总体内容 (1课时)
环节二:情景交融 主体进行《故都的秋》教学 适当联系《荷塘月色》 (2课时)
环节三:结合《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的教学,鉴赏《我与地坛》,并开展比较异同研讨会(4课时)
环节四:提供给学生古籍结合《赤壁赋》。对比古今写景手法的差异 (4课时)
环节五:自行阅读《登泰山记》,进行写作练习 (1课时讲写作手法,2课时写作文,1课时点评总共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