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娘》同步练习4
- 资源简介:
- 约5620字。 - 13.1《迷娘(之一)》同步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②,枫叶落纷纷。
 【注】 ①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袁宏从此名声大振。②席: 一作“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B.诗人夜泊牛渚,顿生怀古之情,对袁宏在贫寒中被谢尚赏识而名声大噪申甚为羡慕。
 C.望秋月而思古人,诗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那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D.全诗用语自然清新,内容浅显,写景疏朗有致,写情含蓄不露,却有悠然的神韵。
 2.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无尽情思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夜驰之沛公军德不厚 而思国之理
 B.具告以事 欲出力助上以抗
 C.匹夫见辱 百姓之不见保
 D.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A.亡去不义 良庖岁更刀
 B.吾得兄事之 明星荧荧
 C.油然而不怪者 成以其小,劣之
 D.而项籍之所不能怒 亡郑而有益于君
 5.下列对两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连夜向张良通风报信,让他随自己逃走,主要是为了报答救命之恩。
 B.苏轼认为刚强好斗不可取,大勇之人抱负大志向远,危急之时沉着冷静。
 C.苏轼认为刘邦取胜的原因是他能够忍耐,保全实力,等待项羽自取灭亡。
 D.苏轼认为张良如妇人女子的样貌与其坚忍柔韧的精神气质恰好是吻合的。
 6.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②非子房其谁全之?
 7.请结合上下文,说明苏轼对“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这件事情的看法。
 8.王安石有诗云:“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当此每从容。”意思是说在汉业存亡的关键时刻,张良总能从容面对。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还给我
 严 力
 请还给我那扇没有装过锁的门
 哪怕没有房间也请还给我
 请还给我早晨叫醒我的那只雄鸡
 哪怕已经被你吃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