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同步练习7
- 资源简介:
约5300字。
4.1 修辞立其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语言不够“纯净”,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 ① 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文言虽在日常生活上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 ② ”,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那么,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那种“纯净”也只是“一贫如洗”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超越了一旦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发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啰唆,改用文言则可保持 ③ 的距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 ②
③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要和谐必有诚。
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一无所获。不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诚,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未肯全抛一片心”。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
① ,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伸和谐之路。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结果和谐也会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