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950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
(3)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_____,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4)《论语•泰伯》中曾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号召读书人志向高远、意志坚强,肩负起使命。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技术,商业逻辑作用于社会的花样翻新速度比以往时代更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再次印证了数字记忆之无机性的任意妄为特征。
①这种发展趋势挣脱了具体化的社区情境和意义
②它是一种人造社会,是在人的抉择意志推动下的后果
③碾压、打碎了传统社区情境中的稳固性力量
④这里所谓商业就是滕尼斯所说的无机社会
A.②④①③ B.①③④②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2)《红楼梦》充满诗情文韵,下述作诗相关的情节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海棠诗社多次集会,头一回集会在探春的秋爽斋,咏白海棠,宝钗折桂;第二回集会由史湘云主邀,咏菊花,黛玉夺魁。
B.芦雪庵众人拈阄联诗,至兴起处,黛玉、湘云、宝钗三人对抢,收评时湘云最多,宝玉落第,被罚往栊翠庵折红梅插瓶。
C.香菱学诗,拜黛玉为师,黛玉让香菱先读王维的诗,次读杜甫的诗,再读李白的诗,并将《王摩诘全集》拿给香菱带回去读。
D.面对脉脉的秋霖和漫长的秋夜,黛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拟《春江花月夜》之格,作《秋窗风雨夕》,抒发满怀愁绪。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第3—7题。(16分)
宏观文化背景下的乡土文学史观
丁帆
①这些年地域文化和文学艺术研究的兴起,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界和史学界的一个热点,人们试图重新建构起“新乡土文学”的宏大格局。但是,我们的作家和批评家,以及历史学家,如果失去纵向的历史比照,放弃横向的各个国别乡土社会历史与现状的参照,只是______,我们就会像盲人骑瞎马那样危险。
②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乡村乡镇地域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农耕文明“差序格局”只是极少地保留在偏远的文化隔离地域中。而在文化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却是在短短的四十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