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330字。
2023学年顺德区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语文试题 2023.11
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讲讲我怎样研究中国的文字学和中国文化,我开始研究汉语是在1945年,在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校。研究中国的学问。我最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精神。而不是文学,也不是文献学。我的方法是通过中国文字开展研究。我想知道,中国文化怎样从甲骨文开始,走上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特殊道路。
下面我使用“卦”和“王”两个汉字说明我的研究方法。
怎样研究汉字的本意?用我的方法得出来的结论,与《说文解字》有所不同。比方说。汉字中的“卦”字。它的意思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呢?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这个字的笔划中有个“下”字。是占卜的“卜”,在这里是部首。在右半部分。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是声符,是主(龟)的声音.所以按许慎的说法。“卦”是个形声字。但我不赞成这种讲法。我认为,“卦”字代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系统中,《易经》十分重要。“卦”字是《易经》中的重要文字,它应该有特别的讲法。不可能只是比较简单的形声字。我的看法是,“卦”本来不是形声字。应该是会意字。会意字是最有力量的表意文字。你们看。“卦”如果是形声字,就会很奇怪。为什么?因为它的部首“卜”在这个字的结构的右边。按许慎造字六书的说法,形声字的形部一般都在字的左边或上边,那里是汉字起笔的地方。字的右边是汉字运笔的最后一部分,人们不会从最后的部分去倒写一个字。这么看。《说文解字》对“卦”的解释就显得不合常理了。再看这个字的结构。一方面有占卜的“卜”;另一方面有声符的“主”。按《说文解字》的逻辑,声符也是表意的一部分。但“主”在这里怎么表意呢?
我认为这个声符的意义是从数学来。你们用古代的写法就可以明白,“卦”的声符是由“七一七一”的数字构成的。那么为什么用数字可以代表“卦”?我们知道,在《易经》的“卦”之前,中国已有数字卦,这是张政烺先生最早解释的。在殷朝末年,占卜专家把龟甲放到火上烧,用数字表示龟甲灼烧的裂纹。我个人认为,对“卦”字的解释,可以用张政Ⅰ的讲法。
为什么选择“七一七一”这组数字?在我看来,很可能是古时创造“卦”字的人,他们选择这组数字的意义,并不是从数学角度选择的。而是从书写的角度选择的。你看它只有两种笔划:一种笔划是水平的,另一种笔划是垂直的,这就构成了一种很好的平衡。这个平衡也可以代表阴阳的平衡。中国古人关心世界万物的阴阳五行,在数字卦上就会去关注奇数和偶数,于是这就与阴和阳的概念产生了联系。
再比方说。国王的“王”字,《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国王的“王”字是三个水平的笔划,再用一个垂直的笔划,就创造了三个水平笔划的关系。三个水平的笔划,一个代表天,一个代表地。一个代表人:垂直的笔划就代表王。王可以创造天、地和人的关系。董仲舒也有这种讲法。而我的看法是,“王”字的来源不是这样的,看甲骨文就明白了。
(摘编自(法)汪德迈《我的中国文字学研究方法》)
材料二:
以夏、商、周王朝为代表的时代,掌握政治上最高权力的人被称为王。王权虽是种颇为抽象的概念。却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或国家所必须有的制度。在有文字的社会。人们一定要想办法用文字去表达其权威与地位。如此抽象的概念,中国是用什么具体事物去创造的呢?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根据许慎造字六书的说法,形声字的形部往往是书写起笔的第一部分,而形声字的声符不仅要表音,也要表意。
B.如果把“卦”字的声符理解为数字“七一七一”,这既与古时的占卜之法吻合,也能体现中国古人的文化精神。
C.“王”字创意有多种说法,其中“冠冕说”借助形近字“皇”去理解,其他说法则需借助与王权的关联去推断。
D.“皇”字与有羽毛装饰的帽子有关联,而“王”字是去掉羽毛的帽子形,二者象征权威和地位与帽子形象有关。
2.根据本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分析“卦”字看出,汪德迈的研究更注重中国文化精神,结合“占卜与表意”揣度古人思维。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关注到甲骨文的字形和书写特点,通过构型来分析汉字的创意,探究中国文化。
C.《说文解字》在解释“王”字内涵时,基于垂直笔划和水平笔划之间的逻辑关系,推出其本原义。
D.中国文字因受文化影响,走上与西方不同的道路;西方文字因其表音的特点则不受本土文化影响。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汉字可以用具象的事物创造抽象的概念”的一项是(3分)(3分)
A.“车”字,在《甲骨文编》里有20名种写法,有繁有简,相差很大,繁体的车有车轮、车厢等,而简体的车就只有车轮。
B.“畜”的甲骨文 ,作动物的胃连带着肠子的形状,古时人们常以动物的胃袋作为天然容器,故以其表达储藏的意义。
C.大禹曾收九牧乙金铸造九鼎。从而象征九州。从此青铜鼎被视为国家及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的意义。
D.“易”字金文写作 ,是有脚有星的爬虫的样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蜥蜴,后假借为容易的“易”,另加虫旁表示本义。
4.材料一作者反驳许慎关于“卦”空造字解释的理由有哪些?(4分)
5.两则材料中文字学时研究过程,对我们的学习探究有何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瓦一世界
王剑冰
过了潇贺古道,一路走来,一路是荒川野岭。但还是要走,只有走,才能听到呼唤,找到故乡。
这里曾是蛮荒之地。离乡背井的人,以一片片的瓦。抱团取暖。黄姚,也就成了汪洋里的一条船。当有人再次从这里出走。怀揣着的。一定是一次次的无奈与顾盼。
天还未亮的时刻,母子相送相别的身影,投射在村子的石板上,投射在村外的小桥上。①游子的离去,从此成了游离于屋顶的一片瓦,使得母亲的心里,漏风漏雨,长时间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