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1/6 22:30: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740字。

  《谏太宗十思疏》同步练习
  课文总结
  一、内容提示
  1、“疏”即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如贾谊《论积贮疏》,晁错《论贵粟疏》等。
  2、直谏与讽谏
  古代臣子劝谏君主大体有直谏和讽谏两种:直谏就是直陈弊端,直言相劝,如魏征对唐太宗就敢用直谏;讽谏则是委婉地劝谏,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就是从身边事说起类比君主受蒙蔽严重。
  直谏成功的条件是:君主须包容虚心;臣子须耿直忠心;君臣关系须融洽和谐、彼此信任。太宗的虚心纳谏和魏征的忠心直谏,是封建社会难得的君臣相得的典范。
  【从谏如流】形容君主能很好地听取臣下的进谏,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自然。
  【从善如流】形容能迅速而顺畅地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善,正确的意见或建议。
  3、魏征敢于直谏,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道,强调“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对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起了重大作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魏征“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全文主要阐明的是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劝唐太宗在“善始”以后,仍要“克终”,以“积其德义”,使国家达到长治久安的局面。
  4、文章层次
  这篇奏疏分为三个部分,各部分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第1段,文章先以比兴写法论天下安治的基础在于“积德义”的道理。然后以三个含“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论证,正反对列,凸显进谏的主旨,归结到不如此做,“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第三层进一步扣住君主的作为,再度从反面立说,若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则如“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
  课内外练习
  一、课内巩固
  (一)阅读《谏太宗十思疏》,完成各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
  B.信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邹忌讽齐王纳谏》)
  D.文武兼用,垂拱而治
  禹以治, 桀以乱,治乱非天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虽董之以严刑
  B.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