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8640字。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16分)
春天姗姗来迟,草木萌发,阳光和煦,燕子呢喃,草长莺飞。嫩绿的麦苗,轻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与田边的高树俯仰生姿。微风拂面,心旷神怡,湖水波光粼粼,柳丝轻拂河堤,鸟儿总是唱着嘹亮的歌,呼朋引伴地卖弄着清脆的喉咙,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赏花踏青的男女老少,离开喧嚣的城市纷纷奔向田野。喜欢露营的人,在幽寂的山涧旁驻足,把帐蓬安扎在潺潺的溪水边。热衷拍摄的人,背起相机,长途跋涉,奔赴天涯海角。人们沉醉在明媚的春光里,不负韶华。
1.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明媚(mèi) 萌发(méng) 拂面(fú) 心旷神怡(kuàng)
B. 嫩绿(nèn) 潺潺(chán) 河堤(dī) 草长莺飞(zhǎng)
C. 喧嚣(xiāo) 焕发(huàn) 粼粼(lín) 勃勃生机(bó)
D. 姗姗(shān) 呢喃(ní) 嘹亮(liáo) 俯仰生姿(fú)
2. 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 和煦 轻捷 露营 呼朋引伴
B. 轻拂 踏青 幽寂 长途跋涉
C. 帐蓬 喉咙 山涧 天涯海角
D. 拍摄 清脆 沉醉 不负韶华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重读了小学时的日记,童年往事历历在目,我好像又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时光。
B. 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C. “整本书阅读”受到广泛关注,这项教学活动在我市部分中小学也开展得绘声绘色。
D. 读书问学,谈论文艺,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不言而喻的。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保护区采取生态补水、退耕还林和全面禁牧等,吸引了大批候鸟来栖息觅食。
B.视力下降往往是因为我们很多不经意的坏习惯导致眼睛受损的原因而造成的。
C.春节中蕴涵的传统人文精神和亲情凝聚价值,成为备受中国人珍视的节日。
D.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社会变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条件之一。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4分)
孩子拿着橘子问:“妈妈,为什么吃橘子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①。”“橘子里的果肉为什么是一瓣儿一瓣儿的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②。”
二、(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共9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日出而林霏开 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B.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C.野芳发而幽香 野芳:山野的芬芳
D.树林阴翳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而不知人之乐
C.山间之朝暮也 无丝竹之乱耳
D.行者休于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①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②段写宴饮之乐,却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8分)
宣子①忧贫,叔向②贺之。宣子曰:“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③无一卒之田④,宣其德行,顺其宪则,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郤昭子⑤,其富半公室⑥,其家半三军,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