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同步练习13
- 资源简介:
约13460字。
《别了,“不列颠尼亚”》经典语句赏析、选择题与课外阅读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考点:
1.赏析与文体
2.经典语句赏析
3.选择题
4.基础知识
5.课外阅读题
【考点解读】
一、赏析与文体
“别了”的岂止是“不列颠尼亚”
“别了”是一个母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个题目极具深意,因为大英帝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不列颠尼亚号”又是英国皇家邮轮,是英国皇室、英国统治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英国国旗降落、交接仪式完成后,查尔斯王子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所以,“别了”就象征了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也象征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屈辱历史的终结。
作者活用了毛泽东在1949年曾写过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的题目。毛主席发表该文的背景是中国解放战争结束以后,一贯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发表白皮书。两件事情性质极为相似,一个是美国对华政策在中国的彻底失败,一个是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中国殖民势力的最终覆亡。
历史的巧合竟是如此惊人。这样的题目,不仅更具讽刺意味,而且还突出地表达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胜利的强烈自豪感,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末代港督”彭定康
彭定康的英文名叫ChristopherFrancis Patten,在来中国香港之前,他是英国政坛上的风光人物,曾担任英国科学教育大臣、环境大臣、英国保守党主席等职务。
彭定康说,在香港的生活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5年。港督职位,从政治上来说很辛苦,但他爱那个城市,爱她的中国味,爱她的中西融合,爱她的活力、她的繁华,喜欢她文化中的很多方面,喜欢那里的饮食。在那里,他对中国音乐产生
【考题示例】
一、选择题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①由于局势动荡,这些离开家园者的食品、饮用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供给不足,联合国难民署将向_____________者提供帮助。(颠沛流离/流离失所)
②当然,作为一位普通女性,对于丈夫莫扎特的伟大,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只是后来从社会上许多人的态度中,她才_____________。(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1.①流离失所;②恍然大悟。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能力。
第一空处,颠沛流离: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流离失所:意思是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根据语境,此处强调无处安身,应用“流离失所”。
第二空处,茅塞顿开:意思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恍然大悟: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根据语境“对于丈夫莫扎特的伟大,她当时并没有意识到,只是后来……”,可知此处指突然醒悟,应用“恍然大悟”。
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恶劣的经济形势冲击下,公司终于宣告破产。
B.这次考试很难,但他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C.他沉默地走进来,一脸的凝重已经说明了一切。
D.我们之间的友谊建立在彼此信赖的基础上。
2.B【解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