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同步练习2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15 12:41: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640字。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琵琶行》一二段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对第一节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
  D.第五、六句写出了白居易与朋友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之情。
  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不暇接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优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凄凄不似向前声
  4.翻译下列诗句。
  (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琵琶行并序(节选)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5.本诗的体裁是          ,作者白居易,字          。
  6.“瑟瑟”这个形容词,唐朝诗人很少使用,而白居易一人就使用了15次,形成了独特的“瑟瑟体”。《国语词典》为此词列出了三种义项:
  A.碧绿的宝石    B.形容风声    C.形容寒冷瑟缩的样子
  (1)你认为“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的“瑟瑟”应属于哪种义项?(   )
  (2)下列白居易诗句中的“瑟瑟”又分别属于哪种义项?
  ①未秋已瑟瑟,欲雨先沈沈。(《太湖石》)(   )
  ②烟月苍苍风瑟瑟,更无杂树对山松。(《题清头陀》)(   )
  7.“瑟”字是入声词,短而促,一发即收。这个字叠用在诗中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阅读下面《琵琶行并序》选段,回答问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