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同步练习28
- 资源简介:
约5110字。
10.1 劝学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鼓励) 无以(没有用来……的,无从)
B.参省乎己(检验) 假舟楫者(借助)
C.绝江河(横渡) 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D.金石可镂(镂空) 闻者彰(清楚)
2.下列加粗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②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非能水也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⑤积善成德
⑥栗深林兮惊层巅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④/②⑤⑥/③ D.①②/④⑤/③/⑥
3.下列各句中,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
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须臾,与时间词“未几”“俄而”“既而”“而已”“寻”都表示时间过了不久或者时间很短暂。
B.江河,在古诗文中往往特指长江和黄河,还可引申为江山、国土。如今常用来指大河。
C.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如《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君子,先秦时期是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男子的通称,在《劝学》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鼓励”的意思。课文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B.从课文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但后天的努力也十分重要。
D.文章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赞学
王符
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德义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虽有至圣,不生而智;虽有至材,不生而能。圣人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
是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蚕茧之丝耳。使巧倕加绳墨而制之以斤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