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8
- 资源简介:
约7700字。
15.2《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
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何瘝痌惠爱之深哉!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 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①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②,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材料二: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注]①宣扬佛家经学的院社,泛指深远的学问。②东晋时期,谢安坚决辞去官职到会稽附近的东山隐居,经常有文人前来拜访他,与他饮酒赋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
B.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
C.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
D.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夺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霁,指雨雪后天气转晴,与《阿房宫赋》中“复道行空,不霁何虹”的“霁”相同。
B.采薪之患,意思是担心打不了柴,是说自己生病的一种婉辞,亦作“采薪之忧”。
C.脂粉,胭脂和香粉,古代常用来借指妇女,如秦可卿称王熙凤为“脂粉队里的英雄”。
D.君实,司马光的名,王安石直呼其名,表示他和司马光的关系非常亲密。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短笺,逻辑上是来龙去脉清晰可辨,文风上是魏晋风度清丽典雅,情感上是楚楚动人情真意切。
B.身处闺阁之内、病榻之间,而材料一的写信人的精神世界却实现了极大自由,思接千载,神追古人,以逍遥游般的精神境界,自由翱翔,欲与古人比肩。
C.材料一的收信人得着“真卿墨迹”想到送给妹妹,可见真心;而这一细节也暗示出写信的这个妹妹擅长作画。
D.材料一重情,多情真意切,兄妹情谊,跃然纸上;材料二重说理,多客套寒暄,名实之辩,丝丝入扣。
4.请在横线上填写《红楼梦》中的人物姓名。
材料一是 写给 的短笺,其中“薛林之技”的“薛林”分别是指 和 。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以及教材内句子。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