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同步周周测(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13 21:07: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6 总计: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第1周周测卷:开学摸底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
  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
  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军人的心中,家不仅仅是远方倚门翘首而盼的老父母,更是夜幕降临悄然亮起的万家灯火。炽热的家国情怀是军人身上最宝贵的品质。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岁月静好,军人甘愿负重前行,迎刃冲锋。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雪域高原到江河平原,从戈壁大漠到白山黑水,祖国每一寸土地上都juān(   )刻着军人战斗的足迹。在抢险救援一线,___________;在反恐维稳一线,___________;在撤侨护航一线,___________……“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振聋发kuì(   )的誓言,既是军人的豪情,更是军人对祖国的承诺。
  (1)为文中加点字注音。
  ①翘(     )首    ②炽(     )热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拼音中所对应的汉字。
  ①    ②
  (3)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横线空白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军人枕戈待旦冲锋在前,迎着子弹决胜疆场
  ②军人将险情挡在身后,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
  ③军人把危险揽入怀中,将最安全的道路留给返乡同胞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答案】(1)     qiáo     chì
  (2)     镌聩
  (3)C
  【解析】(1)考查字音。
  ①翘首,qiáo shǒu,抬起头来向远处看。
  ②炽热,chì rè,非常热。
  (2)考查字青菜。
  ①镌刻,juān kè,雕刻。
  ②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意思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3)考查句子衔接。
  第一空:根据前面的“抢险救援”可知,应填:②军人将险情挡在身后,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
  第二空:根据前面的“反恐维稳”可知,应填:①军人枕戈待旦冲锋在前,迎着子弹决胜疆场。
  第三空:根据前面的“撤侨护航”可知,应填:③军人把危险揽入怀中,将最安全的道路留给返乡同胞。
  故选C。
  2.(2分)(2023??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否持之以恒、科学健康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人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B.随着创建文明城市热潮的掀起,社会上各种文明行为络绎不绝地涌现出来。
  C.2022年我国5G基站总量已达到231.2万个,约占全球5G基站比例60%左右。
  D.我国科研人员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丽诗篇。
  【答案】D
  【解析】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可删掉“能否”,或在“一个人”后面加“能否”;
  B.用词不当,可把“络绎不绝”改
  第2周周测卷:第一单元同步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
  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
  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6分)(2023??浙江台州??统考一模)小语在参加活动后,写下了以下感想。请你完成下面相应题目。
  翻开诗画浙江的长幅浩卷,天台是不容忽视的动人篇章,山水神秀、佛宗道源,还有源远流长、千载流芳的和合文化。
  趁着春暖花开之时,让我们收一波好山好水好风光。国清景区,油菜花海一望无际;赤城山,紫荆花漫山盛开;华顶山,云锦杜鹃一树千花……和家人朋友走进乡野小道,踏青赏花,共享小城春日的浪漫氛围,感受生活中(yùn)______含着的美好。礼佛国清寺、问道桐柏宫、禅修济公故居在“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熏陶中感受唐诗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和合文化的独特(yùn)_____味!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写相应的词语
  (yùn)     含    (yùn)     味
  (2)加点字“陶”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tāo B.táo
  (3)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与“千载流芳”的“载”读音相同的一项(   )
  A.载歌载舞 B.厚德载物 C.一年半载 D.覆舟载舟
  【答案】(1)     蕴     韵
  (2)B
  (3)C
  【解析】(1)考查字形。
  蕴含(yùn hán):包含在内。
  韵味(yùn wèi):风味;情趣。
  (2)考查字音。
  熏陶(xūn táo):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故选B。
  (3)考查字音。“千载流芳”读作“qiān zǎi liú fāng”,意思是好名声永远流传。
  A.载歌载舞(zài gē zài wǔ):又唱歌,又跳舞;形容非常的欢乐。
  B.厚德载物(hòu dé zài wù):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也指有德行的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
  C.一年半载(yī nián bàn zǎi):泛指一段时间。
  D.覆舟载舟(fù zhōu zài zhōu):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亡。
  故选C。
  2.(2分)(2023??湖北黄冈??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
  B.加强劳动教育要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避免坐在教室里讲劳动的现象不再出现。
  C.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从“东方红”一号到神十六号,我国航天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不断刷新纪录。
  【答案】C
  第3周周测卷:第二单元同步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一定要保持稳定呼吸,不要焦躁,要自信,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
  2.拿到试卷后,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上。
  3.不要舍不得放弃,一道题无思路做不出来,你在那里耗时间,就是在减少试卷分数!
  4.越狂躁,越容易粗心,和答案失之交臂!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6分)(2022??江苏苏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思想内(hán)____________,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民族标识,体国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hào)____________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始终激(lì)____________ 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xiè)____________奋斗。
  新时代,人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甲】审美熏陶、【乙】道德精髓、【丙】国家情怀、【丁】人生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融入时代、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展望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继续焕发生命力,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强大助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内(hán)      (hào)然正气
  ③激(lì)         不(xiè)奋斗
  (2)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入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感受  丰富  领略  接受 B.接受  感受  丰富  领略
  C.感受  领略  接受  丰富 D.接受  领略  感受  丰富
  【答案】(1)     涵浩励懈
  (2)D
  【解析】(1)hán——涵,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hào——浩,浩然正气:正大刚直的气势。
  lì——励,激励:激发鼓励。
  xiè——懈,不懈:不松懈。
  (2)感受:受到(影响);接受。接受: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丰富:使(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根据甲处后面的“审美熏陶”可知应用“接受”。
  根据乙处后面的“道德精髓”可知应用“领略”。
  根据丙处后面的“国家情怀”可知应用“感受”。
  根据丁处后面的“人生经验”可知应用“丰富”。
  故选D。
  2.(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B.雨果是英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
  C.《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作者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