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5240字。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请你为宣传片片头文案做修改工作。
1.(6分)阅读回答问题。
长江大海孕育出这片神奇的土地,赋予她长江的气概,大海的情怀A 改革开放jī dàng着这方蓬勃的土地,赋予她改革的胸襟,开放的视野。这就是南通;一座依江傍海、如诗如画的灵秀名城。
淳厚的江淮文化和细腻的吴越文化在这里交融,yùn niàng出南通“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的方言格局和独具“淮风吴韵”的文化特色。一代代zhì pǔ的先民在这里B (①繁衍生息②呼朋引伴)、劳作创造,在与大江大海相伴相生的奋斗历程中,形成一批批具有江海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
(南通史志网,有删改)
(1)(3分)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2分)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符号是 。
(3)(2分)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B处。
B处词语是 。
2.(4分)摄制组缺少补光设备,听说学校林老师有一台专业补光灯,请你去借用。见到林老师
你说:“ ”
3.(9分)结合自己所学的古诗文,请将下面的宣传片文案补充完整。
美丽南通,是你在长江边观得“ ,风正一帆悬”的壮阔(王湾《次北固山下》);是你在大海旁体会“ ,若出其里”的豁达(曹操《观沧海》);是你于濠河畔,感受“有朋自远方来, ”的热情(《<论语>十二章》)。
福地南通,让你远离“ , ”战争的忧患(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让你消除“ , ”戍边的幽怨(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让你忘却“ , ”远离家乡的孤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8分)南通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块高地,儿童教育问题也贯穿在《朝花夕拾》全书中。
(1)(4分)以上两幅图,分别能让你联想到《朝花夕拾》中作者童年读书的哪两个情节?
(2)(4分)你从中看出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有什么看法,请你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二、宣传片进入拍摄阶段,摄制组准备了几个短片,请你协助他们完成拍摄任务
5.(20分)拍摄短片一:《教育之乡》
两个小演员坐在狼山脚下诵读古诗文。请你帮助小演员们理解两篇古诗文。
【甲】
狼山观海
王安石
万里昆仑①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②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注】①昆仑:即昆仑山,长江的源头。②灵槎(chá):即星槎
【乙】
客有问陈季方:“A家君太丘①有何功德,而荷②天下重名?”季方曰:“B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⑤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世说新语》)
【注】①太丘:姓陈名太丘,有子陈元方、陈季方。②荷(hè):担负。③阿(ē),下句中的“下”指树根。
(1)(2分)请你为小演员给【乙】文句子断句。(用“/”断两处)
桂树焉知泰山之高
(2)(4分)请你给小演员解释【乙】文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何功德
②季方曰
③泰山之阿
④当斯之时
(3)(4分)小演员未能读出【甲】诗中“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的气势。为帮助他们诵读,请你用生动的语言将此联画面描绘出来。
(4)(4分)你觉得小演员在诵读【甲】诗时,应该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5)(3分)中国人交往极重礼貌,对人的称呼不能有错。“客”与“陈季方”对话的A、B句中,有一处称呼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