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的力量》同步练习3
- 资源简介:
约17310字。
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 练习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想象、联想和抽象是催生精密科学诞生初期阶段的重要思维方式。创新首先应该有想象、联想和抽象能力。摩根说过:“数学发明的动力不是理性,而是想象。”以严密逻辑为基本特征的数学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毋庸置疑了。
恰如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所指出的:“想象力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激发我们做出新的努力,因为它使我们看到有可能产生的后果……但梦想和猜测若无推理使它们作有益的用途,也只是胡思乱想而已。”同时,他也指出:“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虽是灵感的源泉,但如不受到训练,也可能酿成危险;丰富的想象力须用批评与判断来加以均衡。”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他的话是有道理的。
近代美国一位哲学家也曾经警告说:“尽管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所有的想象都有益处……存在许多‘非创造性的想象’”所以并非所有的想象力都是有用的,即使产生了有创造性的想象和联想,仍然是不够的,后面还需要理性的逻辑推理能力。由于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缺乏古希腊的数理哲学思想和理性精神,所以尽管我们产生了大量有关农业、畜牧业和制造业等的发明创造,但发明创造并未导致科学在中国诞生。要克服胡思乱想,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判断力,具有足够的逻辑推理能力,来证明自己的想象和猜想的合理性;要使想象过渡成科学,必须运用的后续手段是理性、严密的逻辑推理。
有人曾经把科学家分成两类。一类是猜测型的,主要采用想象,联想和抽象的思维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猜测以后,然后才去设法证明它是否正确。猜测型科学家缺乏逻辑推理和证明能力,一般来说失败率极高,成功也多是依靠运气。另一类是推理型的,这类科学家不猜测,而是先收集足够多的资料,再通过推理拿到一个很好的结果。这类科学家往往缺乏“想象”和“联想”。通常第二类科学家有很高的成功率,但一般只是在学科现有的范式下进行创造,很难取得重大突破。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两者相结合,既有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猜测,又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使丰富的想象力不仅仅停留在艺术创造的阶段,更推动想象转变成严密的科学理论。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数学的基本特征是严密的逻辑,其发明的动力则是想象。
B.推理型科学家比猜测型科学家的成功率更高,但很难有重大突破。
C.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创造性想象过多,导致科学诞生受阻。
D.理性、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可以有力地推动想象转化为科学理论。
2.下列对原文第二段中“丰富的想象力须用批评与判断来加以均衡”的理由的阐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想象如果缺乏判断力,就容易变成胡思乱想。
B.很多想象缺少创造性,自然也没有多少益处。
C.若想象停留在初期阶段,就不能转变成严密的科学理论。
D.猜测型科学家的失败率极高,成功也多依靠运气。
3.请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请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寡人之于国也
①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②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