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等两地2023届高三冲刺卷(一)全国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8340字。
2023届高三冲刺卷(一)全国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而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发展价值上的以人民为中心。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价值追求。在中华大地上彻底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些发展成就和理念无不彰显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情怀。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发展模式上开拓出的中国道路。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创造了辉煌的发展成就。正如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却反映出其自身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例如贫富差距、种族矛盾、社会撕裂等。中国共产党在辩证吸收西方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为欠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益借鉴。
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它开创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现代化新模式。纵观当今世界上的西方发达国家,其走向文明的进程,无不伴随着野蛮掠夺和殖民统治,给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这种将自身迈向文明进程的步伐建立在其他国家的灾难基础上的“西方中心论”模式,不符合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依靠“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独立自主探索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零和博弈、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创新与开放的文明态度,构建了丰富多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并努力按照新时代要求,激活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为实现人类文明的美美与共提供对话基础。
(摘编自季冬晓《人类文明新形态,究竟“新”在哪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人类历史长河的里程碑,我们一直坚持推动多维文明的协调发展。
B. 西方国家在取得发展成就时,也暴露了贫富差距、种族矛盾等内外诸多矛盾。
C. 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均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侵略与掠夺,所以未能实现独立自主探索。
D. 中国成功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益借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由人类文明史的简单梳理过渡到习总书记讲话,引出了本文的论点。
B. 文章运用了道理、对比、举例论证,说理充分,逻辑严密。
C. 文章以总分结构论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究竟“新”在哪里。
D. 末段进行道理论证,阐明人类文明新形态既要守护传统,又要与时俱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彻底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价值追求。
B. 零和博弈、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不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纯粹的实践之路,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相应理论指导。
D.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内涵一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也暴露了贫富差距、种族矛盾等内外诸多矛盾”错。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问题却反映出其自身不可调和的内在矛盾”可知,“内外诸多矛盾”中“外在矛盾”无中生有。
C.“第三世界国家均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侵略与掠夺”错。根据“纵观当今世界上的西方发达国家,其走向文明的进程,无不伴随着野蛮掠夺和殖民统治,给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可知,“所有第三世界国家”扩大范围。
D.“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益借鉴”错。原文说的是“为欠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有益借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关全球变暖的讨论向来层出不穷。经济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其切入气候变化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德豪斯给出了如下理由:一方面,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必须经由经济系统才可起作用;另一方面,气候变化也会对经济系统的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出发生影响,比如干旱导致粮食歉收。还有一个更深层的理由,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