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23 7:36: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80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但却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衍生出了抹茶道和煎茶道两种。抹茶道源自中国唐宋年间盛行的点茶法,所采用的茶叶形式是末茶,可以将茶叶和汁液一起饮用,充分体会茶的口感。而煎茶道则源自中国明朝“崇简去繁”的泡茶法。抹茶道在日本经历了几代茶道大师的改良,已经成为日本茶道的主流和日本的文化国粹。窗明几净的茶室,萦绕鼻端的花香和熏香,以及精工细作的美食,古朴典雅的茶具,充满仪式感的进茶过程••••••日本茶道文化用丰富的形式支撑着同一个精神,那就是“和、敬、清、寂”的茶道思想。
  ②茶道四谛中的“和”,代表的是和谐、和悦,它是支配整个茶道过程的精神。和谐注重的是形式,而和悦则注重内在的情感。在茶事过程中,触觉、味觉、视觉和听觉都有自己“和”的标准:一只好的茶碗不管外形如何,必须要有良好的手感,让客人在饮茶时不至于感到太凉、太重或者太轻,这种体验是人与物之间的“和”;而茶室之中的香气也不宜太过强烈、刺鼻,要轻柔散漫地弥漫在室内,这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和”;经过白色窗纸的过滤,投进茶室中的光线要轻柔,诱人冥想,这是光感与茶之间的“和”;当风从茶室外的老树上吹过,沙沙作响的树叶声和煮水的咕噜声和悦地交汇在一起,这是听觉上的“和”。和谐的环境之美和参与者的人格之美交汇,在茶室之中奏响“和”的乐声,令人沉醉。
  ③“和”的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说明“和”中有不同,是君子之气。而茶道之中的“和”,就在于志趣相投的人,谈论到各有所见的话题时,依旧能够保持差异。日本茶道之中的“和”要求茶室中每个人都保持恰如其分的表现,周到的茶室安排,体贴入微的照顾,言谈举止和表情的和悦,如和风习习,令人舒畅。
  ④在日本茶道中,最能体现“敬”这一意念的,应该是茶汤之中的“一座建立”思想。“一座”指的是所有参与茶事的人,而“一座建立”是说参与者都将获得平等的对待,人们互相尊重,共享一种和谐的茶室氛围。宾主之间的相敬相爱是出于本心的流露,从而达到自然的、非理性的交融。
  ⑤《论语•颜渊第十二》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这里的“敬”有严肃、认真的含义,也有慎重之意。这种“敬”是对内的恭敬,是自身的修行和内省的精神,这也是孔子对世人的教诲。在日本茶道之中,茶友之间的交往也以此为道德指针:既要求对别人尊敬,也要求对自己修养磨炼。日本抹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曾经说过,“敬”的思想真谛最忌讳的是“自高自大,固执己见,妒忌能手,蔑视新手”,必须要“请教于上者,提携下者”。这才是真正领悟了“敬”的禅意。
  ⑥“清”指的是清洁、整齐,是受日本人民极大推崇的修养要素。而在日本茶道之中,“清”更多的是指对灵魂的洗涤。在被称为“露地”的茶庭之中,茶人要随时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本的抹茶道和煎茶道都源自中国,但作为日本茶道主流的抹茶道历史更为悠久。
  B.抹茶道村田珠光对于“敬”的思想的阐释,符合孔子在《论语》中对世人的教诲。
  C.日式茶道中的“清”主要讲究用茶环境的清净无垢,甚至连烧水用的碳都不能染尘。
  D.日式茶道中的“和敬清寂”是一个由浅入深的修为过程,“寂”是茶道的终极意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本茶道文化形式丰富,连进茶过程都充满仪式感,这跟它“和敬清寂”的精神内核紧密相关。
  B.茶事过程中,环境之谐美体现了“和”的形式;恰如其分的言谈举止则体现了“和”的情感。
  C.禅宗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其思想对日本茶道影响深远,内化为茶道中的“清”,即“勿生妄想”。
  D.茶道与禅宗的融合,使日式茶道升华至禅悟的哲学境界,具备了修身养性、济度世人的功能。
  3.下列关于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论述的中心,接着分而论之,最后总结茶道精神的禅悟心得,脉络清晰。
  B.文章第②段论述茶道之“和”时从四个方面阐释了茶事过程中“和”的标准,内容丰富。
  C.在论述“和敬清寂”时,每一部分都先阐释概念,再对比儒家或佛家思想,论证有力。
  D.文章论证方法多样,如第⑧段论证“寂”时就采用了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
  4.文章开篇说“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日式茶道思想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秘密分享者
  爱德华•布莱恩
  爆炸发生那天,德里斯科尔•亨利收到了一张匿名明信片,除了收信人的名字、地址和印着“芝加哥,4月3日”的邮戳外,只有一行字:“一个自由的人,一个骄傲的游泳者-劈波斩浪向着新的命运奋力游去。”亨利马上意识到,这是短篇小说《秘密分享者》的最后一句话。几小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