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论文获浙江省温岭市教学论文二等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较高的理论水平。约3560个字。
初中语文论文
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四中 彭林勇
内容摘要: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生活、情感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新教材已经实施,所有授课教师都在认真钻研其教学方法。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来探寻一下初中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
关键词: 互动 创设情境 激励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口语交流。怎样在课内外创设口语交际情境,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以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上尤其如是。
(一)引发说话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说"起来
说话训练是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应注重创造恰当的说话机会,激发学生说话的愿望。学生形成说话能力的最终目的走向社会,进行各种交际,展开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例如:去年底,我市下了一场近年罕见的雪,学生在课堂上还兴致勃勃,我抓住机会,让学生描述一下窗外的大雪。学生们高兴极了,纷纷举手发言。描述完雪景,我又抓住机会让学生来互相评价。结果学生抢着回答,这堂课虽然与我事先计划完全不同,但收到的效果极佳。同时应该注意,说话训练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着优生活跃,差生沉默的状况,少数学生成了"发言专业户" ,表达能力愈来愈强,大部分学生成了听众。为改变这一局面,让每个学生都说起来,提高说的能力,我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说点,其他学生可以自己小声说,也可同桌同组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