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中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0530字。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中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把握传承和创断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国戏曲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表现手段半富到戏曲艺术中来。戏曲守正创新,关键是要想清楚怎样守正,在哪里创新。
正在巡演的新编现代京剧《李大创》的题材,适用于广闻宏大的史诗性叙事方武,具有“史诗京剧"的艺术特质。我们把《国际歌》的旋律嫁接、融合到京剧唱腔中。《国际歌》的灵活运用,赋予整出戏精神气质,使戏的音乐格调崇高起来。戏的结尾,不在同一情境的李大钊和赵纫兰夫妻,在舞台上同时出现,隔空对唱,以“二黄原板”为基础,在唱腔后半段巧妙运用了昆曲,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和京剧“二黄”声腔形成强烈对比,充分展现出二人心心相印的深厚感情和作大信仰的精神力量。这些地方都是大胆创新,但都谨慎保持在剧种范式中。唱腔设计要分层次和比重,要旧里有新,破立显章法。《国际歌》的旋律与传统唱腔,共同营造熟悉的陌生感,很好地配合了观众的情绪变化。
剧种的发展,包含着唱腔的不断完善。现在的京剧,包含着汉调、微调、梆子、昆曲等多种声腔;经过长期融合才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艺术风格。对于戏剧作曲,声腔布局是第一前提,如同建筑的“四梁八柱”,音乐节奏则给整出戏勾画出情绪和感情外化的轮廓。1994年,我在创作京剧《夏王悲歌》时,就采用了一曲贯穿全剧的手法,借签分节歌,换词不换曲,曲调在剧中反复出现,给现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电视剧的主题歌为什么能够流传?原因之一就是反复。比如《好汉歌》,因为电视剧《水浒传》流行起来,几十集的剧看完,歌也听了几十遍,旋律自然就走进心里了。
戏曲音乐必须创新,简单套用旧有程式是行不通的。作曲者的修养和审关非常关键。音乐创新可以引进多种音乐元素,作曲者必须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审美不仅包含着对艺术的认知,还包括对社会发展、时代精神的判断。创新首先得分清楚哪些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哪些是观众喜欢的、哪些是观众反感的。超然客公众号
我国有300多个戏曲剧种,其区别首先在于唱腔,任何一个剧种,没有脍炙人口的唱应,本子再好、做工再好,也不可能吸引人。戏曲音乐来自民歌、说唱,因而直接搬用了“宫调”“套数”等,板腔体的出现,打破了曲牌联奏框架,建立了新的戏剧性音乐体系,“以歌母演故事",进一步戏剧化。今天的戏曲音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曲家正主动将更多作曲技法移植运用到戏曲音乐之中。独唱、对唱、重唱、伴唱等传统戏曲中鲜见的演唱形式,为戏曲人物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更多路径。主题曲贯穿,一曲多用等音乐发展手法,让剧目音乐的整体性得到加强,尤其是乐队的组合使用,使戏曲音乐中的器乐部分具有了营造环境、推动剧情、烘托气氛等表现功能。但这些都还是初步的势力,还在缠续发展和探索中,我们既要坚定地发展,又要审慎地克服盲目性;既要“一板一眼”,也要“南腔北调”。
(摘编自戏曲音乐家朱绍玉《赋予戏曲更丰富的音乐语言》)
材料二:
本次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以线上线下同时首演的全新模式进行,助推京剧艺术进入“双线时代",着力打磨优质内容投放市场。线上线下双重推进,不仅有效开拓新生线上市场,培养年轻观众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就要准确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B.作曲者的修养和审美是戏曲音乐能创新的关键,套用旧有程式的创作方法是一种倒退。超然客公众号
C.现代京剧《李大钊》以线上线下同时首演的全新模式进行,促进了京剧传播模式的创新。
D.《李大钊》在叙事方式上独辟蹊径,采用群舞的艺术呈现方式营造出打动观众的意境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戏曲至今能保持旺盛生命力,与戏曲音乐能够不断守正创新、适应时代息息相关。
B.京剧《夏王悲歌》采用一曲贯全剧的手法,换词不换曲,是受到了《好汉歌》的启发。
C.作曲家将开场曲、幕间曲、结束曲移植运用到戏曲音乐之中,拓展了音乐的发展空间。
D.《李大钊》在演出中融入曲艺元素,借鉴西方歌剧的形式,是为了更加贴合剧情需要。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史诗京剧”定位的表现的一项是(3分)
A.宏大的革命题材 B.播火者的英雄形象 C.以歌舞演故事 D.崇高的音乐格调
4.朱绍玉在给新编现代京剧《李大钊》作曲时,把《国际歌》的旋律嫁接、融合到了京剧唱腔中,被称为“神来之笔”。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样作曲的好处。(4分)
5.《李大钊》的创作者们为推动京剧艺术的创新性发展做了很多努力,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现代戏曲创新的启发?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果园里
〔英〕伍尔夫 卞之琳译
米兰达睡在果园里,躺在苹果树底下一张长椅上。她的书已经掉在草里,她的手指似乎还指着那句:“Ce pays est vraiment un des coins du……”(法语。说到充满女孩子笑声的国家,这里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之一,)
仿佛她就在那儿睡着了。她手指上的猫眼石发绿,发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