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00字。
议论文的布局谋篇写作指导 四、议论文结构
(—)(对照式)
第一段 亮明观点(50字)
第二段 反面剖析(危害、根源)(100字)
第三段 反面举例(点、面)(200字)
第四段
第四段 正面阐述(作用、好处、影响、意义)(100字)
第五段 正面举例(点、面)(200字)
第六段 联系现实(正、反)(200字)
第七段 重申观点(50字) 第八段
(可灵活使用)
以“人应该有压力”为观点,结构文章。
以“压力不能过大”为观点,列出作文提纲。
范文
“以德治国”不容忽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主和法制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日益得到贯彻和加强。但我们在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勿忽视了“以德治国”。(亮明观点)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是“依法治国”无法替代的。(阐述重要性)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学”,就提出了“仁政”的治国理论,这就是强调“以德治国”。孔子认为各国君主只要实行仁政就能治国安邦,就能富国强兵。在《论语》中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而孔子的理论在社会生活中确实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许多邦国在施行“仁政”后,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可见,“以德治国”不仅有深厚夯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印证。(举例论证)(点)
走入历史的长河,纵观历朝历代的兴衰功过,“以德治国”带来的实惠在史册上清晰可见,违背它所酿成的恶果也比比皆是。你看汉朝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以及以后的“文景之治”,不都渗透着“以德治国”的思想吗?这些政策不都使汉初经济恢复,政治清明,到武帝时出现了大一统的繁荣局面吗?唐太宗李世民,提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他的仁政措施,不也使唐王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可喜局面吗?而秦王朝,冒天下之大不讳,与民无德却残暴成性,其结果不是命短得很吗?所以,我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切勿忽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正反对比论证)
放眼今日世界,科学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融入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这种大背景下,更有必要采取“以德治国”的战略。这样会推动民主和法制建设,会促进中国经济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然,在“以德治国”方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