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00字。
杂文阅读指导
一、杂文的特点
杂文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速反映现实生活
杂文是文艺性的社会或政治论文,要求能够迅速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斗争,及其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反响。鲁迅的那些“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的著名杂文,几乎都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实际社会斗争需要而写的,20世纪60年代,邓拓的杂文集《燕北夜话》,都不乏有紧密结合形势、配合斗争和为现实服务的好作品。
2.短小犀利
杂文不仅要求篇幅短小,还要求内容与表达的犀利有力。这主要表现在旗帜鲜明、富有
斗争性和论争性上。从这个意义上说,杂文可以看做是匕首、投枪、解剖刀、清醒剂。
3.幽默感
这是就杂文的语言风格和思想情趣而言的。杂文不像一般议论文,只要求逻辑严密、论证深刻,它还要求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幽默感和举重若轻的灵巧性。谈天说地有哲理,嬉笑怒骂皆文章,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杂文味”的特点。既能从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平常话中开掘出深刻的道理,也善于运用反语、夸张、类比、比喻等手法,既夸张,又真实地显示对象的可笑面目。总之,它的文章风格应该是力度与机智并胜,辛辣与风趣并存。
4.议论形象化
人们爱杂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仅因为它内容充实,触及时弊,而且还有生动和形象性的特点。
杂文中的形象描述往往借助典故、笑话、趣闻、传说等内容,通过打比方、作类比、说古道今、谈天说地等手法和议论挂钩,将形象作为说理的依据,或是“即物以明理”,使理趣和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时甚至完全融成一体。
二、杂文的写法
1. 从实入手、就实论虚
这里的“实”主要指文中运用的较形象较具体的事实材料,如故事、传说、新闻、文摘等等:而“虚”则是指较抽象的议论、哲理、理论概括等等。一般议论文固然也有不少有这两者,但杂文强调的是从实入手,就实论虚。因此,在杂文的写作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从具体材料出发,自然而巧妙地生出议论来。
2. 褒贬施肥,多取“典型”
“取类型”,是杂文形象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像叙事性的文学作品那样重视刻画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而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人、事、物、景作为“标本”,用以揭示某一类任务思想性格或社会现象的本质。
杂文的类型化和文学作品的典型化,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前者除了一般不采用的性格刻画、心理描绘和个性塑造等手法、偏重于粗线条和白描式的勾勒外,还以言此喻彼为最常见的形态。
3.形象说理,叙议结合
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目的在于说理,手段则要求形象化。杂文的艺术构思和文字表现,一般都是以形象刻画为血肉,议论、说理为筋骨,具有叙议结合、或寓理于事的特点。
杂文写作的形象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