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7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9/8 7:51: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550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自然之天”视角下的天人关系属于宇宙论范畴,主要探讨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是二十大报告 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来源。无论是老子所言的“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还是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或是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   物论》) ,都是指人与天地万物是相互联系的、始于同一宇宙本源的有机整体, 倡导顺应自然、清   静无为、人合于天的“天人合一”。而且这些保护自然的理念在传统社会也都得到了实践。我国早   在尧舜时代就设有管理山林川泽、草木鸟兽的环保机构及管制“虞”,商周时期出现的“网开一面” “里革断罟”的著名典故就是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雏形。孟子与梁惠王论政时就明确提出了生态   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理论: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   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秦代还颁布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田律》。
  要回答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如此超前的“天人合一”绿色环保思想, 还需要还原到历史 的客观情境中寻找答案。《周易》中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民 以食为天”的中国是典型的农业社会, 古代的圣人正是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发现、总结、掌握 自然时令的变化规律, 所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天文历法在中国古代格外先进, 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 甲骨文中,就发现了大量天文现象记载。而且, 当下仍广泛使用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因此,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对应着当代的绿色发展观, 还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必然 选择,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体现了天人合一所蕴含的系统性思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现代化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更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宇宙层面与社会伦理交往层面衍化而 来的具体指向。作为“自然之天”,天人合一的要求就是走绿色持续可协调的发展道路, 确保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义理之天”,天人合一又演变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伦理要求, 体现在国际 关系上就明确为了中国的外交方针, 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都是对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延续、 继承及发展。
  (摘编自徐佳佳《天人合一》)
  材料二:
  在当今 21 世纪开始之际,人类既享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文明发展, 同时也切身地 感受到现代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特别是生态的急剧恶化和环境的严重破坏给我 们带来深重灾难。因此, 应当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从现代的工业文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社会设有管理山林川泽的机构,出现“ 网开一面 ”等典故,反映出古人已有保护自然的意识。 B.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产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当下仍被广泛地使用。 C.“天人合一 ”包含自然与社会双重意蕴,是当代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与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 来源。
  D.罗马俱乐部中国分部认为老子提出的“无欲 ”“天人合一 ”的思想,能为医治西方现代文明病提 供良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天人合一 ”思想对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但论述的切入点并不相同。
  B.材料一引用诸子言论,并例举保护自然的传统实践, 目的仅在于探寻绿色发展思想的历史来源。  C.中国当代生态人文主义是对传统“天人合一 ”观念的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需要。  D.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符合西方后工业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引起了国际哲学界与生态学界的重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天人合一 ”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 ”
  B.陶渊明《归园田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C.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D.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4.中国传统社会为什么会产生“天人合一 ”的观念?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回答。(4 分)
  5.2014 年开始,国务院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缓解环保和能源问题的重要措 施。下面是 2015-2021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及销量统计图,请指出它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材料分
  析原因。(6 分)
  (二) 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 ,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6~9 题。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云霭封锁了雪峰之间偶尔显露的天际远景。阴冷彻骨的北风越刮越大。靶场上掀起沙尘, 落到正在一座墓地上挥动铁锹、铁铲的几个人身上。
  来靶场之前教导员跟他讲,上世纪七十年代连队骑乘巡逻,一个战士的马在山口甬道的 雪崩中受惊。被甩下马背的战士一只脚被马镫挂住,拖行近一公里才挣脱,事后昏迷不醒, 等不及送下山医治人就没了。
  拾捡骨殖装箱时,烈士的弟弟跪倒在地,放声恸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