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教学设计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8/12 21:41: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30字。

  拿 来 主 义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2、学习本文的对比、类比、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感情目标:
  了解鲁迅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态度,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教学思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二、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谁写的诗?          1分钟
  二、作者及作品
  1、了解鲁迅                                                   4分钟
  (生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他在《拿来主义》中横眉的风采。(板书)
  2、《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杂文是现代散文的一种,偏重议论,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尖锐泼辣。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形象化说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这是鲁迅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且介亭杂文》缘起: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二、文章研读:
  1、安静独立完成自学任务: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解决字词障碍(有疑问的翻红牌向老师求助)                                        10分钟
  2、解题:看到题目,你怎么想的?                             2分钟
  3、《拿来主义》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现在我们就围绕此结构看看:
  A、什么是拿来主义?
  B、为什么要拿来?
  C、怎样拿来?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解决问题。并小组交流疑问。如组内解决不了,整理到小黑板上。(一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抄板手整理)                 18分钟
  4、知者加速  熟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5、释疑(小结明确):
  a、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