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0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8/5 11:05:2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27370字。

  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异化是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卡夫卡和蒲松龄为达到写作目的,都不惜采用荒诞的写作手法将现实夸张变形。在《聊斋志异》和卡夫卡的作品中有许多异化的主题,主要体现为人不再是人,而是以动物的状态出现,或者是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异化为动物或植物。罗杰•加洛蒂曾这么评价卡夫卡的作品“卡夫卡的王国是异化和异化意识的王国”,认为“卡夫卡作品的本质与风格在于人的自我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与当时“淄川的文人雅士聚首时谈狐说鬼,似为时尚”的时代背景有关,他在《聊斋自志》中也明确地表达出他对怪异事物的爱好“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从这点来看。两位作家都喜欢用荒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异化主题,这点是最值得探究的相通之处。
  卡夫卡所读过的《聊斋志异》的德译本中有《阿宝》、《竹青》、《香玉》和《莲花公主》这几篇是明显带有异化色彩的。如《阿宝》中的孙子楚性情憨厚,不善说话,喜欢上了本地大商人的女儿阿宝,因她一句玩笑话而自断了六个手指。碍于无法在一起,他郁郁寡欢,一病不起,后来灵魂化为一只鹦鹉飞到阿宝的住处,日日夜夜陪在她身边。孙子楚的真心诚意打动了阿宝,鹦鹉变回了人形,造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上面故事中的主人公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种种客观或主观的原因异化成了动物。而卡夫卡作品中的异化相比较《聊斋志异》中的异化而言则更加荒诞和怪异,这类异化很少有前因后果,多表现为突变。如《变形记》中的格雷戈尔某天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虫子……”。显然,这是一种异化的手法,与《聊斋志异》中人化为动物或植物的变形有几分相似。但相比之下又有着不同,这段异化出现在故事的开头,而在整个故事中卡夫卡始终没有交代格雷戈尔变成甲虫的原因,只是在描述他变成甲虫之后的事情,该小说不具备完整故事情节,更像是一个故事的片段。而蒲松龄笔下的故事则情节完整,前因后果也交代清晰。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聊斋志异》中主人公的异化和变形往往带有一定的目的,如孙子楚为了陪在阿宝身边所以化成鹦鹉。如果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的异化指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蒲松龄和卡夫卡都利用这一现象达到写作目的。
  B.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与他喜欢搜神谈鬼的故事以及当地“谈狐说鬼“的时尚相关。
  C. 《聊斋志异》中主人公往往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异化和变形,达成目标后都变回人形。
  D. 家人曾经对格雷戈尔态度比较友好是因为他挣钱不多但还能保障整个家庭的生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人的异化问题,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和目的并不相同。
  B. 引用罗杰•加洛蒂的评价意在阐明卡夫卡作品的异化特征,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C. 蒲松龄笔下 故事情节完整,但这并不能说明其作品比卡夫卡的作品好或不好。
  D. 当构造出人与智能机器协同演化、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时人类就能避免被异化。
  3. 下列异化现象中,不属于“人与人之间 异化”范畴的一项是(   )
  A. 在资本逻辑下,身处于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变革,“攀比”“虚荣”“炫富”“摆阔”等心理正建构新的精神追求。
  B. 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阶级被消灭,但阶层并未消灭。人与人的关系愈发紧张,不同阶层、不同阶级的人群之间充斥着误会、隔阂、蔑视,难以消除。
  C. 苏秦佩带六国相印途经洛阳,气派比得上帝王,苏秦的家人匍匐在地不敢仰视。苏秦感慨“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
  D. 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原始的人文关怀,脱离了人的情感、道德、理想等因素。人与人的关系成为简单的资源共享、相互利用、利益结合等手段和形式。
  4. 面对人类的“异化”风险,如何保有“人的本质”?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5. 请结合材料一概括下面节选自《促织》的片段的写作特点。
  ……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掷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儿涕而出。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夫妻向隅,茅舍无烟,相对默然,不复聊赖。日将暮,取儿藁葬。近抚之,气息慑然。喜置榻上,半夜复苏,夫妻心稍慰,但蟋蟀笼虚,顾之则气断声吞,亦不敢复究儿。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喜而收之。将献公堂……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C.“达成目标后都变回人形”错误。原文是“如果有可能,这些异化的人在达成自己的目标之后还要变回人形”,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D.“当构造出人与智能机器协同演化、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时人类就能避免被异化”错误。由原文“我们必须正视已经或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进文庙(节选)
  郭沫若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猪头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
  子路先看见了,便不由得怒发冲冠,把筷子一掼,便想上前去干涉。孔子急忙制止他道:由,你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