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5280字。
日照市2005—200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语文试题
sdrzwxb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1—5题,共21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4分)
读刘墉的文章,犹如和一位因历尽无限风光而变得平和谦( xùn )的兄长促膝交谈,( línɡ )听他的话语,真的有如坐春风的感觉。但愿,这春风,能吹得我们的心田百花盛开,( chà )紫嫣红,结出晶莹( tī )透、饱满充实的心灵硕果。(摘自《时文选粹》)
2.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是( )(3分)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农民的眼光里,有( ),有( );比较得多了,也有( ),有( )。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A.羡慕 嫉妒 嘲笑 轻蔑 B.嫉妒 嘲笑 轻蔑 羡慕
C.轻蔑 羡慕 嫉妒 嘲笑 D.羡慕 嫉妒 轻蔑 嘲笑
3.《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本学期的名著导读之一是《西游记》。请写出书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情节。(用4个字)(2分)
4.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说出“和谐社会”的含义。(4分)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我们大家也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法治的确不仅是一种遵循、一种追求,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准则,一切都依法行事;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人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每个人的知识、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富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建设这样的社会,就是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5.古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①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②山随平野尽, 。月下飞天镜, 。(《渡荆门送别》)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萧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村》)
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登飞来峰》)
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二、文言文阅读与探究(6—12题,共17分)
(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遂至承天寺 遂:
7.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