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7/30 20:40: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6310字。

  运城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语文试题
  2023.7
  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约45亿年前,地球与一颗和火星差不多大小的行星相撞,剧烈的撞击燃起的大火,吞噬了年幼的地球,把它的大部分都烧熔了。在被撞得坑洼不平的地球表面,岩浆洋猛烈地翻腾着,咆哮着。之后,原始地表开始冷却。由富含铁质的岩石所组成的地壳,开始在岩浆洋上凝固,更薄的地壳也随之成形。如今被用作低端宝石的锆石,也在那时开始结晶。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丹麦的格陵兰岛的古代岩石中发现它们的遗迹。
  澳大利亚锆石出现的时间,最早能追溯到44亿年前。这意味着,地球的大陆地壳形成的时间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得多。也就是说,在约46亿年前,地球从由宇宙尘埃和气团所组成的旋涡状星盘中脱胎而出,开始凝固,又过了2亿年,就有了地壳。虽然当时因为大撞击,地球上熔岩奔涌,好似炼狱,但我们可以从这些晶体的化学结构中得知,那时至少已经出现了微量的液化水。从地壳的化学反应来看,早期岩浆洋很快就冷却了,随后出现了大陆和水。
  最晚于40亿年前,雨水落到地面,开始冲刷地球上刚刚出现、日渐增厚的大陆地壳。雨水溶解了岩石,松动了矿物,侵蚀了山脉,还推着碎石继续往下流。一滴接着一滴,慢慢汇聚,势力渐强,直到数百万颗水滴聚成了一种磅礴的力量——河流。
  河流只有一个使命:往下流,一直往下,流向大海。当地壳板块相撞,山脉隆起时,水便在重力的作用下冲刷、打磨山的棱角。当板块张裂,辟出海洋时,河流便源源不断地涌入。混杂着淤泥的河水互相融合,就像植物的根和茎合而为一。砂砾相互推挤着,顺着河水的支流往下走,以抵达某个终点。一旦投入海洋和湖泊的怀抱,河流的旅程便结束了。
  在至少37亿年前,河流开始不断地将沉积的泥沙倾倒入海。几亿年后,地球上最早能产生光合作用的生物蓝绿藻,开始呼出微弱的含氧的气体。而在距今21亿年前,这种植物的产氧量迅速增多。黄铁矿和其他氧化了的矿石,随之在河床中消失。富含铁的土壤呈现出了锈红色。
  又过了十多亿年,约8亿至5.5亿年前,海洋的放氧量骤然增多。海绵动物、扁形动物和其他形态清奇的海洋生物出现了。这些早期生物以奇特的方式坚守着,演化着,最终奇迹般地在我们的星球上安居下来。
  在生物演化的同时,陆地也变厚了,开始移动、冲撞,新的山脊隆起又崩塌。这些奔腾不息的河流,将碎石残屑撒向低地,堆积成宽阔、平坦的谷地平原。深厚的地质层序就此累积而成,一层叠一层,慢慢填充了盆地和海洋。在下游,河流三角洲推着新大陆向远处伸展,伸向海洋。
  时至今日,河流仍不断卷携着泥沙,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坚固的城市,被大坝聚拢,被工程师截断,也被大多数人忽视。但河流依然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它们终将比我们存在得更久。无论如何,河流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比如,在埃及,尼罗河曾经用富含泥沙的洪水为当地提供自然资本。如今,它带来的资本则变成了水力发电、城市供水和开罗市中心价值连城的河滨地产。历史上,纽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岩浆洋”是地球与行星撞击后其表面被烧熔的产物。
  B. “蓝绿藻”是最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生物。
  C. “地质层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壳的累积发展情况。
  D. 河流“被工程师截断”可知人类对河流是被动利用的。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对澳大利亚等地锆石遗迹的研究,可知在地壳形成后,才有了锆石这一物质。
  B. 雨水冲刷地壳,裹挟着碎石,点滴汇聚成河流,而河流正是泥沙进入海洋的通道。
  C. 十多亿年前,海洋的放氧量突然增多,这促使地球上生物不断演化,并且安居下来。
  D. 河流是地球的主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但它的重要性却常常被人类忽视了。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流既可以用碎石泥沙堆积出谷地平原,又可以在下游冲击出三角洲,增加了大陆面积。
  B. 人类最早的庞大的社会形态是沿河流兴起的,可见人类社会在早期就有沿河而居的习俗,
  C. 因为世界上所有大型城市都有河流从中穿过,所以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河流。
  D. 人类依靠河流得以繁衍生息,但在我们的社会中,破坏河流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令人深思。
  4. 地球上的早期生物是如何出现的?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
  5. 作者说“河流是部文明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 能力。
  D.“人类对河流是被动利用的”错误,由原文“它们穿过坚固的城市,被大坝聚拢,被工程师截断”可知人们对河流是一种主动利用。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后一个庄稼人
  孟宪歧
  湾子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真种地的庄稼人只剩下一个了,这个人就是老根。
  壮年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有的在家里享福,有的下不了地了。
  老根属于壮年,还不够六十呢。村里的包工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