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
- 资源简介:
约26990字。
文言文阅读
河南省郑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帝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欲矫以仁俭。文帝之丧,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既葬,帝亦除之,然犹素冠疏食,哀毁如居丧者。秋,八月,帝将谒崇阳陵,群臣奏言,秋暑未平,恐帝悲感摧伤。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又诏曰:“汉文不使天下尽哀,亦帝王至谦之志。当见山陵,何心无服!以衰绖①行,群臣自依旧制。”尚书令裴秀奏曰:“陛下既除而复服,义无所依;若君服而臣不服,亦未之敢安也。”诏曰:“患情不能跂及耳,衣服何在!诸君勤勤之至,岂苟相违!”遂止。
中军将军羊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主上至孝,虽夺其服,实行丧礼。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亦善乎!”玄曰:“以日易月,已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愈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也。”乃止。
戊辰,群臣奏请易服复膳,诏曰:“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至一旦便易此情于所天!相从已多,可试省孔子答宰我之言,无事纷纭也!”遂以疏素终三年。
臣光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先王礼经,百世不易者也。汉文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后世帝王不能笃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谄谀,莫肯厘正。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习常玩故,不能将顺其美,惜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一》)
[注]①②皆为丧服的一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B.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C.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D.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民皆从权制”与“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两句中“制”的含义不同。
B.“岂苟相违”与“仰头相向鸣”(《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相”的含义不同。
C.我国古代有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传统。文中“戊辰”即用干支纪日。
D.“不能笃于哀戚之情”与“而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笃”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八月,晋武帝想拜谒崇阳陵,群臣以秋暑未息、恐怕武帝悲哀伤感会损害健康为由劝阻,晋武帝并未听从。
B.晋武帝认为他应当穿丧服拜谒先人陵墓,群臣可依照旧制行事。而裴秀认为君穿丧服臣不穿,臣会心有不安。
C.群臣上书请求晋武帝更换服饰、恢复正常膳食,武帝表示群臣无需多言,自己会用孔子回答宰我的话来反省。
D.司马光认为服丧三年是先王礼经所规定,汉文帝废除此礼是对礼法的败坏,裴秀、傅玄等是见识鄙陋的庸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葬,帝亦除之,然犹素冠疏食,哀毁如居丧者。
(2)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
14.对恢复“三年之丧”穿丧服的旧制,羊祜和傅玄的看法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魏主珪将立齐王嗣为太子,魏故事,凡立嗣子辄先杀其母,乃赐嗣母刘贵人死。珪召嗣谕之曰:“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以防母后预政,外家为乱也。汝当继统,故吾远迹古人,为国家长久之计耳。”嗣性孝,哀泣不自胜,珪怒之。嗣还舍,日夜号泣,珪知而复召之。左右曰上怒甚入将不测不如且避之俟上怒解而入”嗣乃逃匿于外,唯帐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