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课后练习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选择性必修下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7/5 17:59: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石钟山记》课后练习
  课内巩固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去
  C.余尤疑之   尤:更加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考证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水石相搏    森然欲搏人                      B.名我固当    而此独以钟名
  C.所在皆是也    觉今是而昨非                  D.传其事以为官戒    此世所以不传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A.硿硿焉        B.微波入焉        C.如乐作焉        D.若甚怜焉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3分)(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C.大石侧立千尺    D.事不目见耳闻
  5.下列句子中与“得双石于潭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石之铿然有声者 B.而大声发于水上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此世所以不传也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B.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的经过,有山水景物的描绘、人物情态的刻画等等,写得生动形象,跌宕起伏,惊险曲折,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神。
  C.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7.翻译: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8. 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