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7/4 8:49: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00字。

  21 蝉
  教学目标
  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
  2.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3.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
  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昆虫。同学们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寓意深远。它不食人间烟火、饮露而生,性情高洁;它出土蜕变、羽化重生,精神永存。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看看他研究的“蝉”是怎样的吧。
  二、教学开展
  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暴晒”“喧嚣”“无动于衷”等重点字词。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昆虫的故事》(又名《昆虫记》,被誉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昆虫的史诗”)一书。
  文体知识
  文艺性说明文
  概念 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又叫科学小品文。
  写法 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
  主要特点 科学性 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文学性 善于记叙和描写,善于穿插趣闻,善于运用修辞。
  2.目标任务二:把握蝉的习性。
  法布尔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蝉的习性和特点的?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蝉的窠与其他掘地昆虫的窠有什么不同?作者是怎么知道这种不同的?
  作者是通过仔细观察蝉遗弃下的储藏室,分析蝉和其他掘地昆虫的工作方法得知的。
  阅读全文,试着梳理蝉成长的生命历程。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即刻)幼虫走出壳外→(不久)幼虫落到地上→(立刻)到地下寻找藏身之处→(几分钟后)幼虫钻进地里→(四年后)幼虫从地穴爬出→(徘徊一阵)寻找适当地点蜕皮→(大概三个半小时后)变成成虫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五星期后)死亡
  阅读全文,我们获取了哪些关于蝉的生活习性的知识?试简要概括。
  3.目标任务三:品味语言的文学性。
  比读,发现“有趣”。
  同学们比较阅读下面两个段落,说说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蝉的简介:蝉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蝉科的一类生物。蝉的一生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进入夏天,早年产下的受精卵会孵化成幼虫,它们会钻入土壤中,以植物根茎的汁液为食。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外骨骼,羽化为我们常见的长有双翼的成虫。虽然成年的蝉仅能存活几个月,但是幼虫阶段能够在土壤中存活好多年,例如6年寿命的蝉,其幼虫阶段就占了一生中的5年。                                       ——摘自网络
  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摘自法布尔《蝉》
  更喜欢第二段。第一个语段使用了较多的专业术语,语言科学、严谨,但读起来较为枯燥;第二个语段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笔法,语言生动形象,更能吸引人。
  细读,梳理“有趣”。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结合课文旁批和阅读提示,说说文中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