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6道题,约5210个字。
200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终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 阅读(58分)
上海市嘉定区黄渡中学 俞阳春
一、文言文(共28分)
㈠从下列A、B两组中任选一组完成
A组(供S版学生回答)
1、默写(10分 每空2分)
⑴移舟泊烟渚, 。 ⑵半亩方塘一鉴开, 。
⑶ ,落叶满长安。⑷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
⑸《登泰山记》一文中作者用“ ”一句来突出表现“待日出”时山风的强劲。
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登泰山记(节选)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⑴、选文的作者是 朝的 。(2分)
⑵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极天云一线异色 异( ) ②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 )
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⑷选文的作者通过描写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出 的情感(2分)
B组(供试验教材学生回答)
1、默写(10分 每空2分)
⑴闻道梅花坼晓风, 。 ⑵一树寒梅白玉条, 。
⑶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⑷老骥伏枥, 。
⑸《小石潭记》第①段中作者用“ ”一句写出了潭底的特点以及“水尤清冽”的原因。
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⑴、选文的作者是 朝的 。(2分)
⑵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斗折蛇行 斗折( ) ②不可久居 居( )
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⑶选文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出 的感情。(2分)
㈡阅读下文,完成3—5题(8分)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④。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注释:①屦(jù):古时用麻,葛等制成的鞋。②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色的绢。③跣(xiǎn):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