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7/1 21:40: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4360字。

  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5个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③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④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的,如建筑、器物、物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漾濠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⑤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⑥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⑦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摘编自袁行需《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材料二:
  ①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②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进入诗中就是意象。
  B.由于反复地运用,有些意象已经固定的带上了某种意趣,不可创造新的意趣。
  C.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是意境。
  D.诗词中鲜明的富于启示性的意境不胜枚举,抒情写景的散文和骈文,也有诗的意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同一个物象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B.诗人将物象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
  C.“桃花细逐杨花落”偏于想象,意境清寂,正好表现诗人久坐无聊的心情。
  D.阅读意境深远的作品,可以暂时忽略周围的一切,整个心灵沉浸在想象的世界之中。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要从物象与意象的关系展开论证,指出意象是物象赖以存在的要素。
  B.文章主体部分按意象的定义、分类和构成的顺序展开论证,说理清楚,条理分明。
  C.文章举"梅"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古代诗歌中,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思路清晰,举例论证是这篇文章主要的论证方法。
  4.材料二第②段说"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请说说你对杜甫《曲江对酒》中"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诗句的"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的理解。(4分)
  5.请你简要谈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意象的运用的特点及其所营造的意境。(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宝黛共读《西厢记》
  ①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顽奈烦了的,不能开心,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来,引宝玉看。宝玉何曾见过这些书,一看见了便如得了珍宝。茗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