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7/1 15:08: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 约12790字。

  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我国学界现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科学话语的研究,对其应包含的基本内涵以及建构原则和方法,已取得了一定的积累,但还不乏亟待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从具体内容上来说,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西方话语霸权,究竟在哪些核心命题上表现得格外牢固。
  首先,在社会科学认识论及其方法论领域,隐性但顽固的欧洲中心主义依然倾向于将非西方文化“去主体化”“本质化”。
  西方社会科学是在内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兴起,以及对外殖民的时代背景下兴起的。因此, 在对待非西方社会的问题上,西方社会科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将殖民活动合法化的冲动。一方面,它将人类社会进行文明排序,将自身置于文明的顶端;另一方面,它努力探索非西方社会的运作逻辑,为殖民统治提供政策支持。要实现这样的目的,成功地将非西方文化转化为“野蛮人” 和“原始人”,西方社会科学使用了一种“异时化”的策略,即把非西方文化置于其他时间序列中。所谓的“野蛮人”或“原始人”,被想象成是没有文明的原始文化的产物,处在另类时间内的原始社会和野蛮人成为证明西方文化先进的绝佳例证。
  二战后,西方社会科学界展开了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反思,但并不彻底。例如二战后西方提出了文化相对论。它主张,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价值,且这种价值只能被纳入其自身文化系统而不应被放在欧洲标准下来进行评价。然而,当这种认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常会引发出文化本质化的倾向,即把文化看作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每种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有本质差别, 相互之间无法理解。如英国学者戈尔纳所说,“使所谓的文化相对论变成了种族中心主义一种新的、怪诞的表现形式”。这种认识论及其方法论带来的后果是,不仅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受到了根本侵蚀,而且实际上也否定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超越各民族文化限制, 而平等地相互认识的可能性。
  再往深处探究,将文化本质化还为种族主义留下了暴力泛滥的“后门”。近年欧美白人中的民粹主义者针对其他族群的暴力袭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冲突,无疑表明西方社会科学中将非西方文化“去主体化”“本质化”的认识论及其方法论,仍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其次,面对原本有普遍、辩证联系的人类及其与自然的共同体,霸权、单边孤立和干涉主义, 以及以人与自然二分为前提的极端环保主义,仍如“幽灵”般存在。
  当今世界不仅人与人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不可能再回到“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人与自然如何更好地融合也变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人类无一例外地需要直接面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及其社会科学界仍不愿抛弃其霸权主义、单边孤立主义和干涉主义。西方国家不仅在政治上以其强大的军事、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为基础,干涉别国内政,对他国进行制裁、封锁、渗透,甚至直接侵略,而且其强大的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还以所谓的“捍卫自由民主等人类普世价值”等说辞,为其政治行为做“合理性”论证。
  在人与自然的联系上,西方社会科学中深层潜藏的霸权主义同样十分强劲。从思想渊源上说, 西方社会科学长期秉持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想。它对彼此之间共同、共生、共荣的辩证统一关系,重视不足。这种认识论将人当作自然的绝对“主人”,一味强调人类至上、向大自然无限索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西方社会科学界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毫无疑问,这原本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研究取向。然而,当其趋向激进之后,又带来了新问题。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由原来征服自然的倾向,转向了另一个极端, 即否定人的价值,否定非西方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维持基本生存需要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这种思想,实质上无疑是一种充满西方意识形态霸权的话语。
  摘自黄海《在文明互鉴中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 才能称其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而不同的价值共同体。和平与发展的价值理念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尽管世界各国在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具体途径方面尚未达成一致,思维还有所殊异,但人类反对战争向往和平、反对贫穷追求发展的总体愿望是不谋而合的。在公平、正义、民主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西方话语霸权究竟在哪些核心命题上表现得格外牢固,是关于中国 特色社会科学话语研究的首要问题。
  B.西方社会科学通过将非西方文化转化为“野蛮人”和“原始人”的策略,达到了把非西方文化置于其他时间序列中的目的。
  C.西方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把文化看作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认为各种文化之 间存在彼此无法理解的本质差别。
  D.西方社会科学界如果把欧洲标准下的“自由民主”作为“普世价值”,就未能真正认识到各国对“共同价值”的理解各有侧重。
  2.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引用戈尔纳的说法,意在论证文化本质化倾向使文化相对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受 到了根本侵蚀的观点。
  B.材料以近年欧美发生针对某些族群的暴力袭击以及引发社会冲突为例,论证了文化本 质化可能存在的恶果。
  C.材料既对西方社会科学界重视环保的积极意义表示肯定,又指出其趋向激进后带来的 问题,这显示出作者的辩证态度。
  D.材料对西方话语霸权的论证兼顾历史与现实,既有对其历史渊源的回顾,也有对其当 下表现的具体分析。
  3.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化相对论对欧洲中心主义的反思并不彻底。它认为应尊重文化的差异性,但同时也 容易陷入文化本体论的误区。
  B.中国捍卫基于基本生存需要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既是践行人与自然共同、共生、共荣的理念,也是在反抗西方意识形态霸权。
  C.西方发达国家如果始终无视人类社会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事实,就有可能给西方国家内部和世界带来更多不稳定因素。
  D.排斥文明差异性的“同”很难保证一种文明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方面要保 持与他国不同的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4.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5.阅读下面的表格,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碳排放时间规划的理解。(4 分)
  相关时间点 中国 美国
  工业化起步时间 20 世纪 50 年代 19 世纪中叶
  计划“碳达峰”(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 时间 2030 年 2030 年
  计划“碳中和”(温气体达到零排放) 时间 2060 年 2050 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雨中的猫
  (美)海明威
  旅馆里只住有两个美国人。他们的房间在二楼,面朝大海,也正对着公园和战争纪念碑。公园里有高大的棕榈树和绿色长椅。雨在下着。雨水从棕榈树上滴落下来。石子路上积了一
  汪汪的水。在雨中,海水呈一条长长的线,猛冲上来,又顺着海滩退回去,一会儿又在雨中滚滚而来,形成一条长长的线。停在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