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6/30 22:00: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 约13590字。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Ⅰ(本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样。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文本解读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样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容列传》中写荆南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试得焚将军首(首级)与燕督亢(地名,今河北易县,县一带)之地图,就秦王,秦王必说(同"悦")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向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于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于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于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于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以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会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和心态。
  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
  "(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
  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
  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象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
  例如,让学生构思"美听则明"的论文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我出反例,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程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骑呀",表明听得越多越制涂;《邹忌汉齐王约)中齐王仅仅听"官好妇左右"".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和,可李世民有时只听整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死上指出论证关是--"美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现点),并由此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下,善辩别,从而总结出"弟听则明"的原则--位立思考,为我所用。
  逻辑,说到底是对有就思维规则的航话,学生努力遵守逻样来思考,就方佛在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感步走向作品的变心,甚至布展出未曾有过的觉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材料二:
  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文教学讲逻辑,重要的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要多多的安排逻辑电维学习任务。
  B.材料一使用《史记•刺客列传》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语境中推断词义是解读文本的好办法。
  C.如果一个人擅长诡辩,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因此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医说理。
  D.材料二例1错在把充分条件误认为必要条件;例2“诉诸无知”错在推断时故意将未知当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二都以逻辑为论证话题,但前者重在从老师角度谈教法,后者重在从生活角度谈辨识。
  B.通过对《祝福》中“还”字进行语义挖掘,既可窥当时的政治形势,又可知鲁四老爷守旧闭塞。
  C.在写议论文时,想象一个攻击性的“虚拟论敌”,可以帮我们完善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D.根据材料二对“美诺悖论”的阐释,可以判断中国古代“白相矛盾”的推理过程符合这一特征。
  3.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虚拟论敌”对“玩物丧志”观点提出攻击的一项是(3分)
  A.玩物一定丧志吗?不玩物就不丧志吗?
  B.玩物会丧志,所以人不应该有喜好。
  C.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认为博闻强识是“玩物丧志”。
  D.文学编辑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来成为著名的收藏家。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中唐诗人韩翅的绝句《寒食》,诗的标题和最后两句“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之间有转折关系。请结合材料一中的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注】①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②五匮侯:这里泛指王侯宠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长翅膀的种子
  叶浅韵
  曲径通幽处,流水潺潺,野趣横生。鲜艳的花朵叫巴西野牡丹,鲜艳的红伞伞是美味滋补的高端食材,在云南普洱的万掌山林场,新鲜的植物与新鲜的客人互相问候,新奇与热情像雨后绿叶上欲滴的露珠。
  我们仰头细数一棵思茅松的年龄,十一,十二,十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