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6690字。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
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写人要抓住特点》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作文专题,七年级教材改版后非常注重学生的作文训练,对学生的作文训练进行了系统的安排。这次专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人物描写,本单元中所安排的几篇文章都可以为本次作文训练提供借鉴,相信同学们的作文可以得到一个很好地提升。
2.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学会运用人物描写手法描绘人物,突出人物特点。
3.教学难点
(1)学会以事写人,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学情分析】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两片相同的树叶”。同理,世上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上时,几乎是“千人一面”、“众口同腔”,这样的作文,读来味同嚼蜡,了无新意,只能让人产生视觉疲劳,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2.学会运用人物描写手法描绘人物,突出人物特点。
3.学会以事写人,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构建动场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
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duō),提一柄九齿钉耙(pá)。你猜他又是谁?(猪八戒)
对于前者,恐怕苦思冥想也得不出圆满答案;对于后者,相信同学们会脱口而出。为什么前者猜不出,而后者一猜就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