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6/22 18:37: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50字。

  《乡土中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差序格局”的内涵,明确其包含的要素。
  2.运用“差序格局”分析问题,深入理解“差序格局”。
  3.联系现实,思辨看待“差序格局”,形成自我认知。
  教学重点:
  1.理解“差序格局”的内涵,明确其包含的要素。
  2.运用“差序格局”分析问题,深入理解“差序格局”。
  教学难点:
  联系现实,思辨看待“差序格局”,形成自我认知。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程资源:
  《乡土中国》第四章《差序格局》、第五章《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节选)、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节选)、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节选)、第一百一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节选)
  预习安排:
  学生课前阅读《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两章以及《红楼梦》中有关刘姥姥的选段,完成预习学案。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上一堂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为议题的议题探究课。
  二、差序格局之义
  1. 通读第四、五两章后。“差序格局”应如何理解?抓取原文关键信息,给它下个定义。(第一次出现水波纹图)
  (1)教师提示:勾画、圈点、批注时,注意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一:回到原文  抓取核心概念(差序格局)
  步骤二:分析材料  提炼本质特征(7—11段)
  步骤三:对比分析  理清普遍特征(1-6段团体格局)
  步骤四:梳理要素  表述简洁全面 (判断句式)
  (2)完成阅读后,请按下暂停键,对照课件,看看你把要素找全了吗?
  第7段: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要素:以己为中心、往外推、因时因地不同】
  第5段: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
  第6段:提到了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
  第9段:正因为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要素:富于伸缩 界限模糊】
  第8段: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
  第9段: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要素:亲疏关系】
  第11段:以“己”为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