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同步练习7
- 资源简介:
约2730字。
14 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笔下描绘最美的景色,淡淡的美感与无上的哀愁显出在字里行间。如同一位笼着轻纱、眉尖轻蹙的中国古典美女,( )。作者用纯美的文字,给这位美人营造了一个绝美的意境。碧叶、粉花层层叠叠,微风过处幽香阵阵,露出荷叶之下泠泠流水,此为作者眼前美景;视线上移,明月当空朗照,偶有云朵经过,为月亮平添了几分哀愁与含蓄。天上地下相互辉映,别具_____的荷叶上,露珠在月光照耀之下更显分明。一幅荷塘月色图已呼之欲出。再加上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偶尔相应和,静中有动,动处却又显出幽静之美,更给眼前的这片美景增添了真实可感的意境之妙。此外_____的小径,______的树影,以及_____的采莲少女的自赏,也都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风韵 幽僻 斑驳 迁延顾望
B.风韵 偏僻 斑斓 迁延顾望
C.风致 幽僻 斑驳 顾盼生辉
D.风致 偏僻 斑斓 顾盼生辉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书中向我们款款走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B.款款地从书中向我们走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C.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款款地从书中向我们走来
D.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从书中向我们款款走来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4.下面是《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文字,请认真阅读,然后仿写画线的句子,必须另选喻体。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5.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文,并表达出郁达夫的感情。(要求:抓住景物的特点,表露出作者的心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