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长沙湘江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3120字。
2023年湖南省长沙湘江新区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为此,学校组织开展“涵养文化自信,我为家乡代言”的文旅研学活动,请你加入下列小组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讲解山水文化】
“山水诗画组”摘选了一些有关湖湘山水文化的材料,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三湘四水,是谓湖南。湖湘大地上,江河奔流,湖荡如珠,溪泉淙淙,①条条水脉一路欢歌,流入洞庭湖。以湘、资、沅、澧四水为主线,串联起湖湘大地的河、湖、溪、泉。她们纵横交错、恣意奔放、浩浩汤汤,②不仅勾勒出一幅且深且阔的水韵潇湘图卷,但是孕育了独特深厚的湖湘文化。
【材料二】
潇湘八景及潇湘八景诗画,是大自然给湖南人民的慷慨馈赠和历代文化名人创造的珍贵遗产。③“潇湘”是潇水和湘水的简称。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山,至苹岛与潇水汇合,【甲】,绕丘山,越田洞,蜿蜒曲折,流入洞庭。两岸朝辉夕阴,风光旖旎,有巧夺天工的悬涯峭壁,有世外桃源一般的烟火人间。④自然与人文荟萃,留下了历史上所传颂的“潇湘八景”,即“潇湘夜雨”“平沙落雁”“烟寺晚钟”“山市晴岚”“江天暮雪”“远浦归帆”“洞庭秋月”“渔村夕照”。潇湘八景是享誉千年的风景名胜,也是湘楚文化中的璀璨明珠。
1. 根据音形,请你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恣意奔放(zì) 浩浩汤汤(shāng) B. 慷慨馈赠(kǎi) 悬涯峭壁(yá)
C. 风光旖旎(yǐ) 山市晴岚(fēng) D. 远浦归帆(pǔ) 朝辉夕阴(huī)
2. 根据语意,请你选出语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纵横交错 B. 蜿蜒曲折 C. 巧夺天工 D. 璀璨明珠
3. 根据语法,请你选出语段中划横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根据语境,请你选出填入【甲】处衔接、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仿佛一道拱形的绚丽彩虹 B. 犹如一匹奔腾在山间的骏马
C. 就像一条宽厚的碧绿绸带 D. 好似一道光芒四射的闪电
5. 根据常识,请你选出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州”是古代行政区划单位,现在这些名称仍保留在地名里,如湖南的“郴州”“永州”等;而“洲”是指河流中泥沙淤积成的陆地,如“橘子洲”“巴溪洲”等。
B. 湖南有很多地名带“阳”或“阴”,如“衡阳”“湘阴”等,山南水北称为“阳”,反之为“阴”,这是古代在建筑城池时用于表示方位的词。
C. 湖南很多名胜与历代文人有关,如汨罗的屈子祠、永州的柳子庙、长沙的杜甫江阁,分别纪念写过《离骚》的屈原、写过《醉翁亭记》的柳宗元、写过《春望》的杜甫。
D. 湖南的节俗文化也很丰富,如端午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除夕燃爆竹、吃团圆饭等。
【任务二: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参观完雷锋纪念馆之后,“雷锋薪火组”策划了“学习雷锋精神,做新时代螺丝钉”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6. 【拟邀请函】“雷锋薪火组”准备邀请雷锋纪念馆的余馆长5月18日下午2:00为大家做“学习雷锋精神,做新时代螺丝钉”的主题报告,地点设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请你拟写邀请函的正文。
邀请函
尊敬的余馆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待您的到来!
学校文旅研学组委会
2023年5月8日
7. 【仿写日记】下面是从雷锋日记中摘录的语句,请仿照句式写一则话,与同学共勉。
雷锋日记:“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
我的仿写:“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抒凌云志】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同学们写了如下感言,请你补充所引用的诗句。
弘扬雷锋精神,做新时代青年。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要学习这种“春蚕到死丝方尽,①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的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担负民族复兴的使命,我们还要有“②_____,③_______”(李白《行路难》)实现理想的抱负,更要有“④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胸襟。即便遭遇挫折,也要拥有“⑤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境界。我们坚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定能涵养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
【任务三:汲取成长智慧】
二、阅读(共45分)
“文化传播组”收集了湖湘名人谭嗣同的诗与传记、介绍洞庭鱼米之乡的相关文字、讲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发生的故事等内容,请你且读且思,按要求完成任务。
(一)古诗文阅读(共17分)
晨登衡岳祝融峰
【清末】谭嗣同①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