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6540字。
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6题,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狭隘(ài) 推崇(chónɡ) 狩(shòu)猎 铢两悉称(chèn)
B. 聒(ɡuō)噪 镐(ɡǎo)头 诡谲(jué) 忸怩(ní)作态
C 旌(jīnɡ)旗 挣(zhènɡ)脱 豢(juàn)养 躇(chú)步跐蹈
D. 攲(qī)斜 溃(kuì)退 别墅(shù) 怏怏(yànɡ)不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愧怍 竹蔑 妄下断语 千钧之力
B. 诀别 贸然 坦荡如砥 酣然入梦
C. 余晖 推搡 妇孺皆知 纷至踏来
D. 侦缉 题跋 以身作责 腐草为萤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 一项是( )
A. 气温下降,护目镜片渐渐起雾,像冬天里结雾的车玻璃,负责物资保管的她觉得两眼朦胧,但仍未停下手头的工作。
B. 永远不要把年轻作为不足的遁词,也永远不要把年长和声名作为好逸恶劳的借口,因为不断拼搏才能创造美好。
C. 这是一湾清澈 湖水,湖面上浮光掠影,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D.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彩,人们还历历在目,“冰雪五环”、“构建一朵雪花”……那些美轮美奂的表演,惊艳了全世界。
4. 下面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茅盾创作的《白杨礼赞》以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B. 朱光潜在《无言之美》一文中告诉我们:就艺术作品而言,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C. 安徒生是享誉世界的丹麦童话作家,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陈涉世家》和《唐雎不辱使命》均出自该书。
5. 班级组织开展“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分享”活动,你与同学合作设计一份手抄报,请完成下列任务。
(1)【确定主题】请从下面语句中提取文字,为手抄报命名,并用正楷字体写在方格内。(不超过六个字)
时代不负追梦人,荣光属于奋斗者。向每一个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致敬,你们就是中国力量!
(2)【拟写对联】“聚焦榜样”栏目要用一幅对联作为所分享人物事迹的结束语。请你结合材料,写出下联。
北京冬奥会上,徐梦桃以后空翻三周加转1080度的顶尖难度,为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赢得首枚冬奥会金牌。此前,受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意,但她都咬牙坚持下来,因为在她看来,为祖国拼金牌是使命也是荣誉,付出再多汗水、泪水都值得。
江苏小伙陆鸿,幼时因病导致脑瘫。在找工作四处碰壁后,不愿成为家人累赘的他,选择自主创业。他先后摆过修车摊,开过网店,办过影楼,后来做电子相册,如今他又从事实体相册生产,其工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创业基地,带动150多名残疾人脱贫致富。
上联:能坚持敢拼搏,完美跳跃成就梦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感言】在“感言摘写”板块,所摘语句存在语病,请你任选两句提出修改意见。
①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以凡人之力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年度精神史诗,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向未来、勇毅笃行新征程的磅礴。
②他们将“伟大”与“平凡”画上等号,集中体现着当代中国的价值坐标,诠释着平凡中的不平凡,成为壮阔征程上强劲的精神标识、醒目的前进动力。
③新时代新征程,应该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汲取前行力量,去创造属于时代的美好,书写出属于时代的荣耀!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默写(请用正楷字书写)
(1)中庭生旅谷,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
(2)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3)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_____。(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引用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意填写括号内提示篇目的语句。
君子应有如莲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直形象(《爱莲说》);君子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重身心品德的培育(《诫子书》);君子还应“__________________”,做到宽以待人(《论语》十二章)。
二、阅读(本题包括7--19题,共40分)
(一)(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