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中考三模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约7200字。
2023年安徽省全椒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我国古代文人常通过文字表达家国情怀,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们都心系国家和百姓。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誓死报国的忠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的忧乐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情怀。
(2)诗歌通过描写再现画面,让人如临其境。《兼葭》开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萧瑟的秋景起兴,让我们深感凄清的气氛;《十五从军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对动物的描写让我们似乎与老兵一起,目睹家中荒凉的景象。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3分)
【甲】隆隆的机声没有影响她那和往常一样平静的举动。她写完最后一行,把竹笔揩净,再把写好的纸条,轻轻折叠起来,连同竹笔,一一藏在铺位底下。然后,她整理着地铺上的东西。稻草清理得平平顺顺的,枕头下面的换洗衣服,也折叠得规规矩矩,整整齐齐,被捕时穿的那件蓝布旗袍和一件红róng线衣,放在最上面……
【乙】“我跟你说,我非走不可!”我有点儿生气地反bó道,“你认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赐给了我一点儿美貌和大量财富,我也会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隆( )隆 揩( )净 róng( )线 反bó( )
(2)【乙】语段中,画线句的复句类型是( )(3分)
A.并列关系 B.条件关系 C.假设关系 D.递进关系
(3)【甲】语段出自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乙】语段中“我”指的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4)结合【甲】【乙】两语段所选的名著,简要谈谈“我”或“她”的身上有哪些精神或品质值得我们学习。(4分)
3.复兴中学开展以“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为了营造热烈的活动氛围,请设计一条精彩的主题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下面是小刚同学分享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助他补充修改。(7分)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指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甲】新时代新征程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价值。雷锋以热情、善良对待每一个人,以友爱、奉献帮扶他人,以真诚、责任回报社会。他的每一次善举都体现了人性的温暖,他的每一次付出都闪耀着【乙】____________。【丙】雷锋用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样活着才是幸福的》这个深奥命题。路虽远,行将至;事虽难,做则成。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从自己做起,从内心出发,用拼搏奋斗将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②请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偏正短语,填在【乙】处横线上。(3分)
A.强大力量 B.人性的光辉 C.博大胸怀 D.奉献的火焰
③【丙】处画线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你修改。(2分)
(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绝大部分人认为向雷锋同志学习没有过时,有必要,但也有极少数人认为向雷锋同志学习过时了,没有必要。请针对极少数人的观点,写出两条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理由。(3分)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2分)
从理解一朵花开始
黄咏梅
①说实话,在往前一点的年岁,四季之中我最爱秋季,喜欢它从凉渐变至冷的那个阶段,清凉又不至于萧瑟,而最重要的是,喜欢它不像春天那么热闹。春天看花的时候,我亦独赏枝头的那一朵。土地解冻,万物苏生,百鸟归巢,叽叽喳喳,这种热闹的春天景象,一度被年轻的我偏执地认为不够“酷”。真正认识春天,懂得欣赏春天的时候,我已人届中年。那几乎就是从理解一朵花开始的。
②去年春天,我们去安徽砀山县看梨花。梨花,在古典诗词的意象中,总是隐喻离愁别绪。分离、飘零、楚楚可怜,甚至形容女孩的眼泪也是“梨花带雨”。然而在一个叫良梨的村子里,我体会到梨花的另一种隐喻。砀山县有百万亩梨园,每年春天,梨花开的时候,名副其实一片香雪海。在这里,梨花似乎远离了文学作品赋予的形象,它美好、甜蜜、盛大,梨花的盛开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