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 约18080字。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戏曲有着独特的美育范式,戏曲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声腔和形象,因可愉悦感官心灵,又能感化人心而彰显出重要的美育价值。勃兴于元明的古典戏曲几经历史演化,逐渐形成并突出了两种美育功能:和心悦性之“陶情”与礼乐教化之“风教”。
“陶情”是古典戏曲美育传统的主题之一。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经过高度提炼后,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华丽的角色造型、精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戏曲冲突,无不激发观众看戏、听戏和品戏的兴趣,促成他们在感官继而在心理层面产生基于审美共识的情感共鸣。在创作与鉴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戏曲和心悦性的美学价值被强调,并将戏曲的情感力量化作“以美育人”的媒介,完成了古典戏曲美育的审美实践。“风教”也是古典戏曲美育功用的体现。古典戏曲于内容上秉承了“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从而在基调上确定了“厚人伦,美风化”的美育宗旨。劝善惩恶、辨明是非、弘扬忠孝等,皆是古典戏曲呈现“教化”意义的美育主题。以“美风化”为文化革命,古典戏曲也完成了“劝使为善,诫使勿恶”的德育实践。
通过文本呈现、声律传唱以及舞台传播,古典戏曲借“陶情”与“风教”功用,提供了一个理解戏曲审美文化的模本,使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美育范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能够得以延续。
戏曲承载教化意义的天然功利性能够被持续性地激活潜藏能量,主要源于因变则通、因通则久,在通与变并行的演进逻辑中,持续绽放着艺术魅力。通者,指千古不变之精神传统。古典戏曲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各类剧目中至今仍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之时代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也是国人生成并坚定文化自信心的理论基石之一。变者,指依时代语境而适时更新的美育内涵。基于映射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问题意识,古典戏曲的美育内涵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封建王朝时期,戏曲美育的路径选择是高台教化。在抵抗外辱和寻求民族出路的抗争时代,戏曲美育观则立足思想启蒙立场,宣扬“启蒙”与“救亡”精神。20世纪80年代以降,戏曲美育的首要目标已经被提升为追求戏曲的艺术美,尤为注重传承宝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声腔和形象作为中国古典戏曲的主要舞台表现形式,既可以愉悦感官心灵,又可以感化入心,体现出独特的美育范式。
B. 戏曲的教化意义能持续地被激活,主要因为它在演进中既有千古不变的精神传统,又能依时代语境适时更新美育内涵。
C. 在当今时代,要想使戏曲美育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焕发生机,一方面要“回头看”,一方面要“向前看”,缺一不可。
D. 传统戏曲以可以类比汉赋到唐诗,唐诗到宋词,宋词到元曲,也能转化为具有当下审美品格的“现代戏曲”。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典戏曲勃兴于元、明,从那个时期起古典戏曲陶冶、风教的美育功能就已经形成。
B. 进入数字化时伐,戏曲美育的首要目标将是追求戏曲的艺术美,强化戏曲的陶冶功能。
C. 古典戏曲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续,我们既要保护和传承,又要带着反思意识去考量并重估经典作品的当代价值。
D. 古典与现代可以相互转化,西方古典歌剧与中国传统戏曲也可转化。
3. 结合材料,下列关于戏曲的论述中最能体现古典戏曲美育观的一项是( )
A. 观其所述曰忠、曰孝,有补于世。(元•周德清)
B. 本色者为词人之词,否则为文人之词。(明•李开先)
C. 剧场即一世界,倘演者不真,则观者之精神不动。
D. 极粗极俗之语,未尝不入填词,但宜从脚色起见。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今日,某市政法系统干部集中观看戏曲《窦娥冤》,请结合材料谈谈盛传不衰的《窦娥冤》怎样体现“通”和“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也能转化为具有当下审美品格的‘现代戏曲’”错误。根据原文“当今社会,考量并重估经典戏曲作品的当代价值,还应具有反思意识,充分考虑到戏曲美育传统能否被容纳进新经验中进行传递,过去的现实关怀能否在这个时代引发共鸣等现实问题”可知,应是我们要去考量并重估经典戏曲作品的当代价值,而不是戏曲自己可以去转化。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歌声
王愿坚
我们钻进兴凯湖①边荒凉的原始森林,已经整整三天了。
1935年的晚秋,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茅草早已枯黄了,在积年的腐土上,又压上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太阳已经落到西边山后去了,天渐渐昏暗起来,骚乱稍稍平息了些,森林慢慢安静了。只有那“哗——哗—— "的松涛在晓风的激荡下,更起劲更单调地响着,间或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