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钢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调研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640字。
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八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6分)
一只燕子翩然归来,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暖的雾ǎi ① 时,春天就来到了。春风轻柔拂面,万物复苏滋长:袅娜的柳枝,潺潺的流水,飞舞的蝴蝶,漫山遍野各色的野花,整个méng ② 动的大地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到处花香鸟语,草长莺飞,到处散漫着生长的气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对春天绿的、红的、黄的、蓝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枯燥没有了,束缚没有了,烦恼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pián nuó B.piān nà C.pián nuó D.pián nà
2.根据语境,写出语段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① ②
3.语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图像、视频和网络尽管扩大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却不可能取代纸质阅读。比起图像、视频和网络等接收方式,读纸质书所能获得的文字感觉, , 。 , 。这不全是习惯的问题,也有不同媒介的运用所造成的效应问题。
①总有些怪怪的,不能进入状态②拿着手机或阅读器诵读“目尽青天怀今古”
③是图像、视频所没有的④甚至是网上阅读也无法获得的
A.①④②③ B.③②①④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5.古诗文默写。(8分)
(1)窈窕淑女, 。(《关雎》)
(2)塞其兑, ,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3)公园里,老人在绿荫下悠闲散步,孩子在和风中欢快玩耍。此情此景,我们不由会想起《桃花源记》中的“ , ”。
(4)含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委婉表达情感是古人常用的手法。《子衿》中“ ”,悠悠我心”以衣饰代人,含蓄地表达少女对恋人的痴迷思念;《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中“ , ”借渡水无楫,委婉地表达作者想从政而无人引荐的失落之情。
6.名著阅读。(4分)
(1)赵军喜欢传统文化经典,尤其喜欢古代文学。可是《经典常谈》内容涉及作品太多,他不想按顺序逐篇阅读,请你给他推荐两种阅读方法。(2分)
(2)赵军学完《<诗经>二首》后,对《诗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根据《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的内容,向他介绍《诗经》的成书过程。(2分)
7.在节能宣传周来临之际,八年级学生举行“低碳生活,争创节约型校园”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8分)
【材料一】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要求“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各项工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等政策。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温室效应的不断积累,导致温度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的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生产生存造成巨大挑战。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幅已经超过1℃,中国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温水平。近年来,中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通过推进碳市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这不仅是国际责任担当,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和保障。
【注】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
(1)请你根据材料一内容,给同学们说说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双碳”工作?(3分)
【材料二】为了倡导低碳生活,某学生设计了宣传画,如下图。
(2)请选择合理的顺序,简单介绍这幅宣传画的内容。(3分)
(3)请根据画面内容,给同学们推荐两种低碳生活方式。(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共16分)
底层情话
从维熙
①那是今年年初,我收到一个寄自江西农村的快递邮包。我十分惊愕,因为江西没有我的亲友,打开包裹一看,是一块腌肘子。查看快递单,寄件人叫吴成丰。就在同一天,我去值班室取报纸的时候,值班人员又递给我一个包裹,说是一个湖南女孩送来的,上楼找我见我不在,便把包裹放在这儿了。我打开一看,是两条湖南产的鱼干。
②这两件意外的事儿,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快